
田金(右二)在中乙联赛第七轮,执裁泉州亚新队与上海海港B队的比赛。

田金。
当田金踏入晋江足球训练中心,在数千球迷的欢呼声中,她听到了一声遥远而清晰的“裁判加油!”
今年5月初的中乙联赛第七轮比赛中,31岁的田金吹响泉州亚新队与上海海港B队的比赛。这场看似平平无奇的比赛却创造了一个历史:中国足坛第一次出现女性主裁判执裁男子职业赛事正赛。
选用优秀女性裁判员执裁男子职业赛事,是今年中国足协的创新举措之一,武汉姑娘田金成为那个被选中的人。
只有田金自己知道,在那哨声吹响背后,是她从小对足球的热爱,是十多年如一日的自律训练和希望捍卫竞技精神的初心。
球迷大喊“裁判加油”
面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憧憬时刻,上场前5分钟,田金选择闭上眼睛冥想。
她试图缓解内心的紧张,并在脑海中回想规则、流程和可能出现的意外时自己该做些什么。
但真正让她放松下来的,是入场后看台上一位球迷对着她大声喊道:“裁判加油!”这让身为主裁判的田金感到既意外又受鼓舞。“我没想到男足比赛的氛围这么好。”田金笑着对记者说。
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的裁判,足球裁判需要进行大范围跑动,才能充分把控比赛情况,进行正确判罚。
执裁男子比赛,田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像开了倍速”。和女子比赛相比,男子球员动作节奏更快、身体接触频率更多,这需要裁判注意力高度集中,对裁判的体能也有着严苛的要求。
在这场比赛中,田金整场的跑动距离达1.3万米,而她以往执裁女子比赛时,这个数据为1万米左右。她解释说:“执裁男子赛事,如果要做到更好,这个跑动数据应该在1.5万米。”
比赛前5天,田金接到了执裁的通知。田金说,她和担任该场比赛第四官员的女子国家级裁判员代冰月,还有整个团队,观看了两支球队前几轮的比赛录像,了解双方的积分以及战术特点,做足功课。
早在今年初,田金参加了中超联赛裁判人员赛季前培训班,并通过了男子标准体能测试,这是她能够执裁男子职业联赛的必要条件,其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项体能测试便是速度。
“男子40米需要跑到6秒以内,而女子及格标准是6.4秒,这0.4秒对于女裁判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坎。”田金说,很多其他国家的女裁判也是卡在这项指标很难突破,得益于平时训练的积累,帮助她通过了测试。
比赛结束后,田金反复观看了赛事录像,以复盘自己整场的表现,尽管经受住考验,但她给自己的表现评价只是“合格”。她说:“我还需要更充沛的体能、绝对的速度去跟上他们,这是后期要提升的。”
在中国足协裁判部负责女子裁判工作的毛鹤鸣看来,田金的犯规判罚、黄牌出示都很及时准确,这是吹男子比赛的女子裁判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但她也坦言,跑动、冲刺能力还需要提高。
十几年坚持自律训练
在田金身上,有两样习惯她一直保持:一个是短发,另一个就是十几年如一日的自律训练。
在柏泉小学读五年级时,因为个子比同龄人高,身体素质更好,田金被学校看中参加女足队员的选拔。测试时,身高1.5米的田金一个跳跃摸到了高2.6米的栏杆,给教练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年冬天,队员在广西结束冬训回校后,12岁的田金做了一个决定:学习踢球。
此后她进入吴家山中学女足训练班,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进行足球训练,那时她和王霜还是队友。多年后,两人在球场再相逢,一位是女足国家队主力队员,一位是国家级裁判。
进入江汉大学后,一次好友拉着她参加裁判员培训,让她开启了新世界大门。从三级考到二级、一级,2016年田金通过考核,成为国家级裁判员,后来她又考入武汉体育学院,攻读体育教育硕士。
“我还记得自己执裁的第一场比赛,紧张得哨声都没吹响。”田金回忆,那是一场青少年5人制女足比赛,比赛时却把自己代入观众的角色,看得出神,出现球员犯规时心里想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裁判怎么不吹”,却忘记自己就是裁判。
从国家级裁判成长为国际级裁判,更为不易。去年,她通过层层选拔,成为我国第二位“90后”女子足球国际级主裁判。
要通过考核,不仅有体能测试,还需要流利的英语,熟练掌握足球运动规则,以及自身在各类比赛中的执裁表现。
田金给自己制定的训练计划是:每周六天,每天的训练时长都是一个半小时起步,力量、速度、耐力……每天的训练都有不同侧重。
田金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担任体育教师兼足球教练,每周都有课堂任务和足球队里的训练任务,她自己的训练计划是在见缝插针中完成。常有学生看到田金在操场上跑步,便疑惑地问她:“田老师你怎么总在跑步?”田金苦笑:“我这是训练。”
喜欢看美剧的田金,则利用训练时间学习英语,《老友记》她重温第二遍,剧里有些台词她甚至可以背诵。她说:“以前看美剧还需要字幕,现在基本不需要。”
十几年如一日的自律训练,让田金抓住了每一次机会。此次足协从裁判人员赛季前培训班中抽选女主裁,恰逢田金又是国际级裁判,她便成了最佳人选。
希望执裁下届世界杯
读大学时,田金因为身体受伤,没有再参加职业比赛,只是有空的时候和曾经的队友一起踢球。成为裁判,她认为自己只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参与足球运动。
刚开始做裁判时,田金害怕出错,希望每一场的表现都完美,没有指责、没有质疑,但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她不再这样认为。
“没有一模一样的比赛,也没有和规则完全对应的比赛场景,裁判不是在机械执行规则,而应该引导球员专注踢球,推动比赛顺利进行。”在田金看来,一场比赛中,裁判“隐身”、不被讨论,才是最好状态。
但分歧总不可避免。田金记得自己曾执裁过一场比赛,在吹完一个犯规动作后,现场有球迷情绪激动,不仅对客场队员出言不逊,也对她的判罚不满,指责裁判乱吹。
“让我意外的是暂停阶段,主队和客队的队员都来对我说‘裁判你吹得没问题’。”田金说,那一刻的感动,不仅在于自己得到支持,更重要的是所有球员和她一起尊重规则、捍卫竞技体育的那种精神。
更让田金欣慰的是,在她的影响下,学校足球训练班的几乎所有学生都考取了裁判员三级证书,甚至还有非训练班的学生。一名学生告诉她,自己不会踢球,但喜欢足球,考取一个裁判员证书,有资格执裁比赛,也是为足球发展做一点贡献。
中国足协裁判部介绍,选用优秀女性裁判员执裁男子职业赛事,也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近年来,国际足联、亚足联要求精英裁判员必须在本国执裁男子比赛,如果女子裁判员仅在国内参与一些女子联赛,很难保证她们能够胜任世界杯的比赛要求。
去年的女足世界杯,田金是屏幕前的一名观众,如今,执裁下一届世界杯,在她的愿望单中。
记者蔡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