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机器人、氢动力无人机、中医目诊智能分析……

各种创新成果“组团”亮相科技周

武汉晚报 2024年05月27日

    5月25日,2024年湖北省暨武汉市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上,硚口区一批前沿科技成果组团亮相展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能源科技、智能制造等。

    科幻的外观,大红色的机身,炫黑色的旋翼……现场,武汉蓝海科创技术有限公司展出的氢动力无人机十分亮眼,引来市民游客观赏拍照。据介绍,这款无人机采用氢燃料电池发电,具有环保无污染、发热噪声小等特点,续航时间可达3小时,最大作业半径达50千米,可广泛应用在电网巡检、高速巡检等领域。“机身特别轻,只有几千克。一只手就能拿起来,更加节能。”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陈礼刚介绍。

    武汉中智航无人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带来了桥梁检测无人机、多功能大载重无人机、连发救生圈无人机、水域救援无人艇等。“公司在硚口打造了湖北省首个无人机飞场,其多功能大载重无人机最大载荷10千克,最大航程为15公里,正在探索无人机+快递柜的配送模式,即将投入商业应用。”该公司现场负责人夏世豪说。

    “机器人做手术安全吗?”展会上,不少网民对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机器人表示好奇。“打钉到位,准确无误。”现场介绍人回答得斩钉截铁。在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的辅助下,医生通过采集图像,在电脑中设计导针的方向和位置,按照设计方案一次性将导针置入规划位置,不影响骨质血运和周围的软组织,从而保证了钉道的准确性和手术安全性。

    在美年大健康的展台前,多位市民体验白睛无影照相机。检查完毕后,电脑屏幕上随即出现该市民的身体健康情况:肝经瘀血症、血热症、阳虚症……并对每种病症进行了解读,还提供了饮食方案、起居方案、导引方案、针灸方案等。

    美年大健康现场负责人介绍,白睛无影成像健康智能分析系统是基于中医目诊实践和球结膜微循环理论,采用无影成像和人工智能(AI)技术,对白睛眼象特征进行高清采集、智能分析、综合评估,给出中医证候和易发病症报告,并从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从而实现对人体健康状态的监测和早期预警。

    据悉,硚口区是“全国三大医疗创新集聚区之一”,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0家,其中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71家,其中健康类科技创新平台43家,占比61%,数量居省区县第一。

    同时,硚口区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成果转化模式——政府与院校共建转化、科技企业自主转化模式、企业与院校联合转化、科研院所自主转化等模式,产出了一批代表性成果。如推想医疗与同济医院合作开发移动诊疗车、AI辅助诊断系统、手术机器人等产品,应用于25个国家的1000多家医疗机构,推动医疗服务从“治疗”到“智疗”。

    通讯员詹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