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鹤楼巍然屹立在蛇山之上。 记者何晓刚 摄

6月9日傍晚,刚刚高考结束后的考生和家长来到武昌得胜桥老街拍照留影。记者何晓刚 摄
“在江南三大名楼中,黄鹤楼是首先对周边环境进行视线保护规划的。”6月7日,谈到这场跨世纪的坚守,数代规划人异口同声:这是责任,也是情怀。
从黄鹤楼看出去,要能看到“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在武汉,黄鹤楼与龟蛇两山、长江大桥构成了武汉城市核心意象。
1986年12月,武汉获批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规划部门把龟山、蛇山、长江大桥沿线古迹纳入历史景观轴保护起来。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1988年武汉开始启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历史景观轴线保护的内容。“那个时候就开始考虑黄鹤楼视线保护及景观控制规划”,参与首版规划的高级规划师刘奇志说。
现任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二级巡视员的刘奇志,1990年从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分到武汉市规划院总图室工作,那一年,主任工程师胡德典正在主导首版黄鹤楼视线保护及景观控制规划。
随着城市建设蓬勃兴起,周边大量建筑杂乱无章地向蛇山山体发展,不仅山形被遮挡、植被被吞噬,关键是越来越高的建筑将给黄鹤楼和蛇山山体视觉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和破坏。
当时,胡德典等一批规划前辈们敏锐捕捉到黄鹤楼可能面临的伤害,提出视线保护倡议并得到政府领导认可。1988年底,首轮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拉开序幕,并在1990年完成编制。
刘奇志介绍,第一版的规划控制非常严,为确保游客从黄鹤楼基座第一层就能看到长江在枯水位的江面,规划严格控制从黄鹤楼望出去的视线范围内的建筑高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规划也在不断深化完善。规划最早是保证游客在黄鹤楼上能看到对面的汉口江汉关、汉阳钟家村。1993年,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重新修订,当时正在建武汉长江二桥,规划对视域范围作了调整,把人的视点从基座调整到黄鹤楼3层,要求北边能够看到二桥方向的建筑,南边则稍微收了一点,能看到汉阳和汉口的精华部分,视线范围重点以看到钟家村、江汉关以及即将建成的长江二桥为主。
到了1999年,由于当时旧城改造正值高潮,有呼声把视点调到黄鹤楼5层,“但规划部门非常坚定,咬定在3层,一直坚持到现在”。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正高级规划师胡晓玲说,如果真的调到5层,现在站在黄鹤楼上看江都很困难。
再往后,每隔几年,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就会重新修订完善。2014版的规划,则将前景视线范围调整到看二桥和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昌桥头。
胡晓玲说:“从最初的手绘视线图,到如今的三维模拟实景,几代规划人的思想却是一以贯之。”这种坚守,让城市在时代的变迁中,守住了黄鹤楼的“高瞻远瞩”,也守住了孤帆远影和日暮乡关。
视线廊道得到控制,黄鹤楼也能被一眼看见
自古以来,黄鹤楼的诗情画意都离不开辽阔的长江。重建黄鹤楼的总设计师向欣然曾说,登楼一定要能看到长江,从江面上行驶的船上也要一眼能看到黄鹤楼,这在当时,是重建黄鹤楼的底线。
黄鹤楼的“一眼被看见”,在1993年版的规划中第一次被提到。为什么要强调“被看见”?刘奇志打了一个十分形象生动的比喻:“这就好比一个人,如果被周围的东西挡到只能看到其眼睛、鼻子和头发,那他还能让人印象深刻吗?”
为了强化黄鹤楼城市地标的地位,1993年版的规划提出不仅要确保从黄鹤楼上能望长江,还要让三镇都能看见黄鹤楼,于是规划部门开始考虑从长江大桥及汉口、汉阳重要视点望黄鹤楼的视域及其背景建筑高度控制。
“被看见”的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
1999年版的规划明确提出“四面都能看到黄鹤楼”。胡晓玲说:“为了‘看得见’,我们多次在长江大桥及黄鹤楼周边进行实地观察。”
2009年版,规划又增加了从汉口龙王庙公园、汉阳南岸嘴公园、大禹神话园、武昌紫阳公园以及鹦鹉洲大桥汉阳桥头、桥中和武昌桥头眺望黄鹤楼的视点。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涂胜杰主持修编2014年版规划。他介绍,2014年版规划,视线保护范围再度扩大。这一版规划黄鹤楼望江视线范围向南扩展到了鹦鹉洲长江大桥,增加了武昌桥头堡望黄鹤楼5公里范围的背景控制和重要视线廊道的控制,并确定将从黄鹤楼望长江、武昌桥头堡望黄鹤楼和从白云阁望黄鹤楼作为经典景观进行控制,其中紫阳湖望黄鹤楼和黄鹤楼望武昌滨江商务区、楚河汉街的视线得到控制。
经过30多年视线控制,黄鹤楼标志性景观及在黄鹤楼领略大江和城市格局之美的总体景观格局得以保护,同时武昌古城在艰难的蛰伏后避免了大规模拆建,留住了古城风貌。
无论江南还是江北,黄鹤楼都能收到你的目光
73岁的刘永胜是黄鹤小区3栋居民,在扎珠中街25附1号开了一家杂货店。刘永胜说,商店前面20米的位置就是板壁巷,多是两层楼,20多年前,曾经有呼声要将板壁巷拆掉盖高楼,但没有被批准。“如果拆掉盖高楼,扎珠中街、后街的居民就再也看不到黄鹤楼了。”
每天,为了看一眼黄鹤楼,武汉街头都有大量的人抬头仰望,与黄鹤楼“同框”也列入绝大多数外地游客的旅游清单。
地铁5号线司门口黄鹤楼站C出口是当前武汉最火的黄鹤楼拍照机位。原本分割停车场与周围道路的一堵普通墙壁刷成红色后迅速出圈。
隔壁楚材社区13栋1单元的“李子夜”咖啡馆也火爆起来。原来小店二楼的木窗,就像一个木质相框一样,刚好框住黄鹤楼,晚上亮灯的黄鹤楼刚好点缀在窗外,很惊艳。
今年5月23日、24日两天,天气情况和月相条件都达到上佳,作为“黄鹤楼悬月”最佳拍摄点之一的汉阳江滩观江长廊,大禹神话园九鼎广场挤满了扛着“长枪短炮”前来“追月”的摄影师。当皎皎明月与千古名楼一同进入镜头,令人惊艳的大片出现在各种媒体网站。
人行武汉,只要找好角度,黄鹤楼总能收到你的目光。
记者汪文汉 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