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包粽子、端午诗词大赛,传统节日玩出“国潮”风

游客解锁“新中式游”独有乐趣

武汉晚报 2024年06月11日

    在洪山宾馆,身穿汉服的小朋友“钓粽子”。     通讯员罗引 供图

    商场里顾客体验非遗漆扇制作。

    吉庆街的非遗手工艺集市。

    景区里,看选手们激昂鼓点下全力赛龙舟;酒店街区里,游客动手包粽子、做香包;文博展馆内,看“非遗+演艺“……端午假期,在武汉,一场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节日盛宴开启,“新中式游”火热出圈带给游客独特体验,既展示着端午这个古老节日的时代活力,也点燃了武汉文旅消费热潮。

    来自携程、飞猪的数据显示,武汉依旧名列国内游热门目的地前十。截至6月9日,目的地为武汉的端午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65%,周边游预订单量同比增长10%。端午假期当地的主要客源地为: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长沙。武汉当地热门景区:晴川阁、黄鹤楼、武汉玛雅海滩水公园、武汉两江游览(夜游长江)、武汉动物园。

    龙舟竞渡

    带火景区客流

    6月10日,在武汉经开区纱帽街马影河,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龙舟竞渡表演,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看。赛龙舟是一年一度端午节民俗的重头戏。在今年的社交媒体上,这项古老的运动成为网络热点,引发大量关注。据OTA平台数据显示,花式龙舟比赛带动“赛龙舟”热度环比上涨133%。

    “端午节假期第一天,我们去木兰天池看了龙舟赛,现场锣鼓喧天,加油助威时非常有激情。今天是端午节,我们自己在湖上划龙舟又是另一番感受。乘风破浪之余,体验到节日氛围的浓厚,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6月10日上午,带着8岁儿子前来东湖听涛景区参加亲子龙舟赛的柯女士说。

    端午假期期间,武汉木兰天池开启龙舟竞渡,吸引大批前来观赏的游客,端午节前两日入园人数超2.7万人次。武汉文旅志愿者、英文导游刘文敏在现场为孩子们讲述屈原历史故事、端午节习俗等知识,“我希望将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给下一代,传递给全世界的游客”。甘露山首届端午龙舟赛举行,亲子龙舟争霸、机器人龙舟大赛让人眼前一亮。

    消费者对文化旅游的深入追捧,在国潮假日里迸发出火花。龙舟赛事受到众多游客关注,也带火了景区客流。东湖听涛景区很多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游客,目睹亲子龙舟赛盛况后,也找工作人员咨询相关事宜,想让孩子亲身体验一场水上“速度与激情”,沉浸式体验端午民俗。龙舟竞渡的热闹还在延续,6月16日上午8时30分,洪山区华中科技大学2024校园开放日暨高中名校龙舟邀请赛还将开启,燃爆湖溪河。

    民俗互动

    提升旅游新体验

    在民俗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是“新中式”旅游的魅力之一。在洪山宾馆,汉服换装体验将端午节仪式感拉满,酒店独有的时光长廊和特设的汉服打卡区,化身“佳人雅士”的小朋友们在这里拍到了刷爆朋友圈的节日氛围感照片。酒店大厨还和孩子们一起包粽子、钓粽子,DIY艾草花束等活动,不仅有传承千年文化的情怀,还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创造能力。

    “端午临中夏”的下一句是什么?“昔人已乘黄鹤去”后面可以接上吗?”在户部巷,来自武昌区中华路小学和三道街小学的“户部小侍郎”和游客们以诗对话,一起探秘诗词中的端午。来自湖南的游客杨女士和孩子们对诗,兴趣盎然。她高兴地说:“孩子在热闹的景区中对诗,非常自信、阳光。他们也是文化小使者,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民俗活动创意升级,为游客提升了旅游新体验。《粽叶飘香·龙舞江城》端午节主题灯光秀亮相武汉两江四岸,用灯光创意展现粽子、龙舟等端午元素,让市民游客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浪漫的江城夜景;《夜上黄鹤楼》举办荆楚主题游园会,民俗体验、古风演绎、趣味互动应接不暇,让游客们纵享别样端午。

    文博非遗

    注入旅游新活力

    打卡城市博物馆,感受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也成为游客解锁“新中式”旅游的选择。6月10日中午11时,记者在江汉关博物馆门口看见,进馆观众已迎来了一波小高峰,近20名游客正在排队等待进馆参观。刘女士和3位朋友分别带着孩子前来参观,他们一行8人去了湖北省博物馆、黄鹤楼,江汉关博物馆是此次3天旅程的最后一站。“在游完武汉后,带着孩子来看看这座城市历史,孩子的理解会更深刻。”刘女士表示。

    在携程发布的端午热门景区里,晴川阁占有一席之地。端午节期间,实景木偶剧《大禹晴川情》在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上演,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观看。“第一次来到晴川阁,看到木偶剧感觉很新奇,之前不知道大禹治水跟武汉有着这么深的渊源。”来自江西的游客夏启炜观看演出后表示。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副馆长龙柏林介绍,《大禹晴川情》木偶剧将武汉杖头木偶戏与武汉大禹治水传说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结合,用传承了2000年的木偶戏,演绎4000年前的传说,深受游客好评,为武汉文旅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国潮涌动

    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传统节假日激发了人们对国风文化、特色民俗的探索欲望。端午节期间,在武汉的公园、商场、社区等地方,阅读推广人、武汉文化志愿者徐玲丽一连做了5场自然课堂和民俗体验活动,《DIY龙舟》《艾草寻踪》《楚辞里的香草美人》《簪花流转千年的传统之美》吸引了大批亲子家庭参与。她认为,国潮涌动,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端午假期,武汉推出丰富多样的民俗休闲活动,“新中式旅游”成为拉动文旅市场增长的新热点。武汉市东湖绿道楚风园举办东湖民俗嘉年华,打造“屈原号”游船,开展端午古风市集、端午诗词大赛、湖光古韵音乐会等活动。武汉图书馆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文化活动,让市民通过活动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浓厚文化氛围。

    携程研究院认为,从国潮到汉服,从文博到民俗体验,大众越发重视传统文化,推动“新中式”旅游走红。端午作为传统节日,具备丰富文化内涵和浓厚仪式感,游客从中可以获得情感体验和精神慰藉。

    记者黄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