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黄”为陌生人送上照片。黄先生视频截图
“叔叔,送给你。”从今年3月开始,武汉市民黄先生和妻子夏女士通过让6岁的孩子“小小黄”给陌生人送照片的方式,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至今已为200多名陌生人送上照片。
“小小黄”平时喜欢画画、拼积木,常常在家一画就是两个小时,安安静静。“孩子‘社恐’,放学路上,同学打招呼他都不理。”在妈妈夏女士眼中,孩子比较害羞,与人交流时总是刻意避免眼神交流。
这个三口之家周末经常到公园露营,爸爸黄先生看见公园里其他游玩的一家人,总忍不住拍上几张照片记录温馨时刻。后来,他买了一台便携打印机,当场把拍的照片打印出来送给对方,“完成温馨闭环”。儿子“小小黄”来了兴趣,也想跟着爸爸一起送。在父母鼓励下,“小小黄”接过了独自送照片的任务。
第一次送照片时,“小小黄”脖子上挂着一台运动相机,说话声音很小很轻。父母远远看到对方接过照片后,“小小黄”扭头就走。复盘后,父母鼓励“小小黄”不能总是掉头就跑。
后来送的次数多了,“小小黄”也就不怯场了,将照片送到对方手中后,会笑着看着对方,等到对方说一声“谢谢”,会笑着回一声“不客气”。夏女士说,孩子和陌生人的互动越来越多,他给一对拍婚纱照的新人送完照片后,还和对方一起拍了合影。
有一次,“小小黄”送照片被拒绝,父母远远看见“小小黄”沮丧着脸,站在原地不知所措。他们意识到,这不仅是一种社交锻炼,也是一种挫折教育。在父母鼓励下,“小小黄”学会了争取。
夏女士说,儿子被拒绝后不再怯场,会主动解释并再次尝试,最终成功送出照片。两三次这样的正向反馈后,“小小黄”现在更有自信了。
不过,“小小黄”也曾遭遇过连续被拒绝。那天,在汉口江滩送照片时,对方不要照片,扭头就走。“小小黄”追上去解释说:“照片是免费的,别拒绝,请收下吧。”但依旧被对方拒绝。“碰钉子”后,“小小黄”念叨着,照片不要扔掉,拿回家用相框收藏起来,“如果下次再碰到他,我会继续送”。
“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才是完整的教育。”夏女士认为,重要的是家长在这场锻炼中的引导和态度。有一次,“小小黄”被拒绝后,念叨着:“拍得这么好的照片怎么不要呢,太可惜了。”他俩既惊讶又感动,原来儿子也在为爸爸的拍照技术鸣不平。
从今年3月开始,黄先生在视频账号上发布了多条“小小黄”送照片的视频,记者翻看这些视频发现“小小黄”送照片的表现越来越从容。记者看到,5月以来,“小小黄”送照片时,都会加上一句“这是我爸爸拍的”。送完照片,他还会往回指:“我爸爸在那里。”
“看到你们的视频,我眼睛湿润了。”“给人温暖,最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孩子,这是钱买不来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阳光。”“你儿子送完照片,这种发自内心的开心也特别好。”……“小小黄”送照片的视频在网上受到网民欢迎,不少人既点赞这对父母的育儿妙招,也感动于“小小黄”的成长。
“童年只有一次,有意义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更坚强。”夏女士说,网民的鼓励让他们很欣慰。现在,他们一家三口正计划在公园为100个陌生家庭拍照片。
记者杨荣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