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房前先对“暗号”

护士用诗词打开九旬住院老人心扉

武汉晚报 2024年08月15日

    护士和老人一起背诗词。

    “老骥伏枥志犹在”“诗词歌赋记情怀”。8月13日早上,市东湖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项倩正在进行护理查房,走进王奶奶的病房询问情况前,她与王奶奶先对了句诗。两人会心一笑,王奶奶拉过项倩的手说:“这是我们见面的暗号,你们戴着口罩都长一样,但是你只要读这句诗,我就知道你来了。”

    7月初,92岁的王奶奶和95岁的王爷爷分别因胸闷心慌和右足红肿疼痛,被家里人送到东湖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经过检查,医生诊断两位老人分别患上了甲亢性心脏病和痛风性关节炎,于是双双收治入院。当时,医护团队为两位老人分别制定了详细治疗方案,但在治疗过程中,大家很快就发现这对老夫妻总是闷闷不乐、沉默寡言,也不怎么愿意与医护人员互动。

    经仔细了解后得知,住院期间子女不在身边,即便请了护工来照顾,可是他们还是感到孤独,护士们意识到老人的“心病”来源于缺少陪伴。

    为了打开他们的心扉,医护人员在治疗之余增加了对两位老人的关心和关注。一次偶然的机会,护士项倩在治疗空闲之余,发现王奶奶床头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都是王奶奶手抄的诗词,询问之下得知原来老两口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读诗学诗。“这不就是打开心扉的‘突破口’吗?”于是,项倩便开始与王奶奶一起读诗,伴随着病房里一阵阵朗读声响起,爷爷奶奶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露出难得的笑容。

    从这以后,每次查房时,项倩一进老两口的病房,就会先对上一句诗词,再询问治疗感受。老两口也会主动述说自己的身体感受,积极配合治疗和用药。在治疗的空隙,其他医护人员也会围坐在王爷爷王奶奶身边,除了陪他们聊天,还会翻看他们的老照片,听他们讲以前年轻从军求学的故事,王爷爷还激励年轻的医务人员克服困难、勇攀高峰,力争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多的时候,还是医患一起兴致盎然地捧起诗集朗诵对读,甚至一起学习新的诗词……

    当小女儿来探望时,惊喜地发现老两口不仅病情在好转,心情也好了很多,见人都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老两口还作了一首诗送给了内分泌科医护团队:感激之情难言表,医者仁心胜良药。病中得遇知音人,诗词唱和乐陶陶。

    内分泌科主任管雅文说,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现在在这里成了连接心与心的桥梁,让病房不再只是治疗疾病的地方,更成了传递爱与希望的温馨港湾。诗词的陪伴和爱的引导,更激发了老人积极面对治疗,分享喜悦,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毛茵 吴萍 郭婵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