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墓前有一碗非洲农民的大米

非洲咖啡香飘长江两岸
武汉晚报 2024年09月05日

    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邓卫平(中)被非洲记者追着采访。

    记者柯立 摄

    武汉晚报讯(驻京记者柯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用‘一粒种子’从根本上改善了非洲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助力解决非洲粮食问题。”9月4日下午,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举办的吹风会上,湖南省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戴志光这样说。

    当天,“袁隆平墓前有一碗非洲农民的大米”这个话题冲上热搜。戴志光分享了一个动人的故事:2023年6月,马达加斯加农业部原秘书长拉库托松·菲利贝尔来长沙出席中非经贸博览会,一下飞机便赶到袁隆平院士墓前,亲手献上一碗马达加斯加培育的杂交稻米,并表示如果没有袁隆平老师,马达加斯加就没有杂交水稻。

    除了老一辈人的援非故事,年轻人与非洲“双向奔赴”的经历同样鲜活精彩。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邓卫平说: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之后,有一位年轻创业者跟随政府代表团第一次走进非洲,发现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品质特别好,他感叹“中国有这么大的咖啡市场,非洲有那么好的咖啡产品”,当即决定扎根这一赛道。几年下来,这家企业已经成长为一家颇具规模的咖啡连锁品牌,研发出自助咖啡机,拉花很方便,非洲咖啡豆的品质经过中国科技的加持,香飘长江两岸,吸引了多轮机构踊跃投资,下一步的目标是成为独角兽企业。

    中非合作正不断提升非洲国家的致富能力,实现互利共赢。肯尼亚的玫瑰等鲜花以其硕大的花头、繁多的品种和持久的瓶插时间,万里飞来,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科特迪瓦橡胶,坦桑尼亚木薯、腰果、芝麻、葵花籽油,马达加斯加羊肉,卢旺达干辣椒,西非地区腰果等,通过中非贸易走进中国百姓家。

    据介绍,眼下,中部地区的对非新型易货贸易试点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14笔,在手订单4000万元;通过“海外仓+离岸账户+本币结算”方式,帮助对非企业开展跨境贸易结算,实现进出口1200万美元。“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新模式已实现对非贸易额超过4亿元。

    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支持下,中部地区设立中非跨境电商服务中心,实施非洲“百店千品上平台”行动;打造了东非头部电商Kilimall,以电商、支付、物流仓储为支撑,建设了1500多个线下自提点,不仅有效解决了非洲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还给东非国家创造了1万个工作岗位,帮助300多个中国品牌出海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