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护理员做起,3年成为最年轻的院长

23岁的养老院院长:我的笑对老人来说很重要

武汉晚报 2024年10月01日

    何芙蕖和魏爷爷在养老院大厅聊天。

    何芙蕖

    查房、写工作日志是何芙蕖每晚入睡前必做的事。2001年出生,今年23岁的她是佰穗养老(前进分院)的院长。

    9月29日晚11时,何芙蕖挨个房间检查老人的睡眠情况。确定一切正常后,她回到宿舍,将查房情况和完成事项一一写进每日工作日报里。

    “张成(化名)胸口发现伤口,疑似皮疹后期或隔衣服挠破,已碘伏消毒并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崔秀(化名)一口痰呛在喉咙后测血氧86、心率176,吸痰、吸氧后情况已稳定……”

    何芙蕖毕业于武汉民政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2021年7月至今,她先后在3家养老机构任职,从护理员、楼管长一步步做起,如今成为佰穗养老众多分院里最年轻的院长。

    听着简单,事杂又多

    2023年3月,何芙蕖入职湖北佰穗服务养老有限公司,因专业对口加上有一线工作经验,她成了光谷分院的一名储备干部。经过一年多的培训和考查,于今年7月成为前进院区院长。她的直属上司刘旭表示,公司管理人员大多年龄不到30岁,何芙蕖是最小的,能力却不输其他人。

    9月28日上午9时,记者到达位于江岸区前进四路的养老院时,何芙蕖和两个护理员正盯着老人们做早操,防止活动中发生意外。记者看到,大部分老人都坐在轮椅或座位上,只能活动上半身,只有极个别老人可以全程站着活动身体。

    该养老院目前入住28位老人,年纪最大的101岁,最小的62岁,大多是阿尔茨海默病或中风患者,自理能力偏低。作为院长,何芙蕖手下配有3个护理员,1个保洁,1个消防安全员,1个储备干部。而她的工作主要是统筹团队,维护养老院正常运营。“听着简单,但事情又多又杂。”

    她介绍,除了早晚两次查房,给有需要的老人敷药、烤灯外,她还要负责家属联络工作,巡查院内卫生、消防安全、大功率电器使用情况,给护理员进行心理疏导,开工作总结会,核算员工工资及月度成本,制定下月资金支出与回笼计划等等。

    “院长也得会做护理员的活。”何芙蕖告诉记者,部分老人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情绪突然异常之类的突发情况,护理员忙不过来时,她会主动搭把手,帮老人洗澡,更换床单,安抚情绪等。“这样既能更快解决老人的问题,又能让员工觉得我不是个光动嘴皮子的领导。”

    采访过程中,何芙蕖时而被这位爷爷叫过去唠叨几句,时而被那位奶奶叫过去弄电视,老人们都叫她“小何”。魏爷爷今年94岁,他很喜欢跟何芙蕖分享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小何每次都会耐心聆听并给予积极的反馈。魏爷爷告诉记者,小何是个实诚人,见谁都笑呵呵的,大家都很喜欢她。

    委屈极了,却没有哭

    何芙蕖并非一直游刃有余。她第一次感受到这个行业的难处是2021年7月,实习的第一天。作为一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她曾一度以为自己将从事管理工作,不太需要亲自照顾老人,没想到实习时却被分到某养老院的“失智区”做护理员,负责照顾数名几乎没有行动和思维能力的老人。

    据她回忆,第一天中午,她正给一位90多岁的老人喂饭,对方咳了几声,然后就大小便失禁了,当时她整个人蒙在了原地,几分钟都没缓过神来。直到旁边一位40多岁的护理员阿姨轻描淡写地安慰她说:“没事儿,这很正常。”

    这是何芙蕖第一次想打退堂鼓。好在周围领导和同事体谅她年纪小,都很照顾她,没有一上来就让她做老人贴身的活,她也慢慢开始适应养老院的环境,甚至掌握了与老人沟通的方法。比如,不能说太长的句子,要大声发出两到三个字的指令,最好配上对应的动作吸引老人注意。

    但半个月后,给一位84岁的奶奶喂饭时,她再次遭受了打击。对方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开心时会让何芙蕖称呼她“小花”,不开心时就闹情绪不吃饭。这天,何芙蕖端着饭碗哄对方说:“小花!吃饭!”原本毫无反应的奶奶却伸手打了她一巴掌,她的脸颊迅速红肿起来,甚至产生了耳鸣。

    她为什么要打我?我做错了什么?何芙蕖说,这是她20年来第一次挨打,委屈极了,却没有哭,还继续把饭喂完了。后来在同事的安慰下,她才知道部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具有攻击性,不少护理员因缺乏经验挨打,熟练后才琢磨出了躲避技巧。经此一事,她再次产生了退缩的想法。

    坚持下来,越做越好

    “能坚持到现在得感谢我爸。”何芙蕖是湖北襄阳人,家庭条件较好,基本没吃过苦。高考填报志愿时,因为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对老人有种天然亲切感,她选择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父母虽没反对,却并不看好,认为她吃不了这个苦。所以当她向父母诉说实习时的遭遇时,爸爸表现出一副“如我所料”的态度,这让她心里十分难受。

    在何芙蕖父亲看来,成年人得为自己的选择买单,既然当初选择了这个专业,就不该遇到难题就放弃。尽管妈妈一再表示坚持不下去就算了,家里不缺她每个月四五千元的工资,但每每何芙蕖真想放弃时,脑海里都会浮现爸爸说的话。

    “别人能做的,我凭什么不行?”凭着这股劲,她坚持了下来。从最开始面对老人大小便失禁就傻眼,到后来可以面不改色地处理弄脏的衣物;从最开始给老人洗澡需要心理建设,到后来可以把老人当孩子看待;从最开始喂饭和洗澡时害怕被攻击,到后来摸清每个老人的性格和发病征兆……不知不觉中,何芙蕖越做越好,甚至忘记了跟爸爸较劲。

    今年3月,何芙蕖接到爸爸的电话,居然对她说如果觉得太辛苦就不干了,这让何芙蕖十分震惊,也终于释怀了。她这才发现,自己坚持下来的原因不仅仅是和爸爸较劲,也是因为这份工作带给她的成就感和使命感。

    万阿姨今年56岁,是何芙蕖院里的护理员。在她看来,院长不仅管理能力强,还很体谅员工,上任两个月不到就把院里大小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采访中,万阿姨多次提到何芙蕖十分爱笑,让身边的人都深受感染。

    “老人和同事都跟我关系很好,领导也很器重我,我没有理由辞职。”她说,和自己一届毕业的同专业学生共40多个,目前只有不到5个在从事相关行业,业内年轻人占比很少。提到这一点时,她感叹道:“虽然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干这行,但每个年轻人都会变老,我能干就继续干吧。”

    文图/记者樊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