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气温持续下降,武昌街头市民出行戴上帽子口罩,“全副武装”防寒。
记者何晓刚 摄
近日,武汉迎来大风降温降水过程。为做好低温降雨天气公交运营服务,公交部门闻“雨”而动,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各营运公司采取事前预警、雨时防范、雨后应对等多措并举,确保市民公交顺畅出行。
不合格的车辆不上线
“驾驶员出车前要认真检查雨刮、灯光、刹车,确保安全;提前进入始发站点待发……”11月17日凌晨5时许,武汉刮起大风,武汉公交康魅路场站405路、789路线路管理人员以“雨”为令采取措施,加强出车前的车辆机件设备检查,严格落实不合格的车辆不上线,提醒驾驶员雨天安全行车注意事项,全力保障降雨天气下市民公交出行顺畅、安全、舒适。
武汉公交五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入冬后,气温下降或对公交安全营运带来影响。公司技术保障中心人员着重查看车辆制动系统、雨刮器、轮胎等关键部位,不准带“病”上线运营,对安全隐患零容忍。
同一时间段,在江岸中环商贸城公交枢纽站,公交706的头班司机易飞比平时早到了半小时,除了认真做好车辆雨刮灯光、底盘刹车、机电设备等“十检”,他还打开车辆的暖风开关,用手试了试除雾效果,防止低温下雨天气车厢因人多挡风玻璃起雾影响行车。易飞正用抹布擦抹后视镜时,车队长徐云波上前叮嘱:“低温天气,注意行车安全,车厢温度低于8℃时就开空调,确保冬天车内舒适,服务到位。”
徐云波介绍,11月初,武汉公交一公司已启动冬运工作预案,对所有上线车辆的发动机、底盘刹车、暖风空调及消防设施等设备进行了全面保养检修,更换防冻液、冬季润滑油等,全力应对低温天气到来。
根据道路状况合理投放运力
“打开电子地图,看看沿线有没有堵车,综合线路的实际情况,合理投放高峰运力。”11月17日上午8时许,市内迎来出行早高峰,岱家山公交枢纽站577路车队队长骆宏远端坐在电脑前,仔细观察577、K577线路的运营状况,并结合手机地图显示的实时交通“排兵布阵”,合理投放高峰公交运力,力争做到车距均衡。
武汉公交一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低温天气,公交部门安排了30名安全员下线路、到站台、驻路口,进行车辆安全指挥,维护站点秩序,如果遇到路段严重堵车或站点客流集聚,实时向调度中心传递信息,方便途经线路优化运力,力保恶劣天气市民乘客“走得了、走得好”。
部分线路“车等人”服务乘客
“急剧降温,人在室外明显感觉得冷。”为避免乘客在风雨中久等,292路、509路、522路、533路、705路等车队还实行“车等人”服务,要求司机提前将待发车辆开到起点,为乘客提供撑伞护航、避雨车厢、扶老携幼等帮扶。
为切实提升恶劣天气公交运营服务质量,17日、18日,公交部门还分别在金桥大道市民之家292路(区间车)起点、中山大道三阳路516路站点等设立了志愿服务岗,多名志愿者提供爱心服务,现场指挥车辆靠边进站。
同时,武汉公交部门还提醒广大市民乘客,雨天出行前,可通过登录“武汉公交”APP提前规划出行路线,实时了解线路运行信息,以确保公交出行顺畅。
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万建国 陈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