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走进“120”

急救人员开展消防知识大比武

武汉晚报 2024年11月21日

    教官示范灭火器使用方法。  

    武汉晚报讯(记者杨娟娟 通讯员李爽)“发生火灾时朝什么方向逃生”“怎样查验燃气泄漏”……11月19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消防知识竞赛在武汉市急救中心火热开赛,来自6个党支部的参赛队伍上阵,比拼消防知识技能。

    市急救中心车管科(总务科)科长张丽介绍,当天的比拼分为答题和实操两大环节,其中答题环节设置了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等题型,考察应知应会的消防知识;实操环节模拟真实火灾场景,考察防毒面罩、灭火毯、灭火器等器材的应用技能。6个党支部分别选派3位代表参加团队赛。为客观了解大家消防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参赛队员在没有教科书、没有习题的情况下上阵“裸考”。

    “我们使用的灭火器为干粉灭火器,使用需遵循提、拔、握、压四个步骤。”在实操环节,利民防火中心尹亮教官详细讲解和示范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提起,保持水平垂直状态,摇晃几次使干粉松动;拔掉灭火器上的金属环;一只手握住喷管前端,对准火源,另一只手提起灭火器提把;压住灭火器开关,喷出干粉进行灭火。

    教官演示完毕,随着一声哨响,参赛队员携干粉灭火器迅速奔向百米开外的着火点。只见大家严格遵照四字口诀,将软管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火苗在强大的干粉冲击下迅速熄灭。“尽管我们已多次接受消防培训,但实战演练的机会十分难得。”参赛选手、120调度科工程师赵明坦言,通过动手实操,自己熟练掌握了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有信心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保护好自己和身边人。

    “11月是全国消防宣传月,为进一步提升急救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中心精心组织了这场别开生面的消防知识竞赛活动。”武汉市急救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赵俊表示,消防知识技能和急救知识技能一样,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希望通过当天的活动,大家都能够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也保护好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和群众。

    【小贴士】

    防范火灾应确保“三清三关”

    取暖保持1—1.5米安全距离

    冬季寒冷干燥,用火、用电、用气增多,是火灾事故高发期。群众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火灾?发生烧烫伤怎么办?专家详细解读。

    利民防火中心尹亮教官介绍,冬季烤火炉、取暖器、电热毯使用广泛,容易出现电路超负荷和电路过载的现象,导致消防安全隐患。为了从根源上规避风险,大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这些要点:从正规渠道购买取得3C认证的电器产品;使用烤火炉、取暖器时保持1—1.5米安全距离,不要把湿衣服搭在上面烘烤;使用电热毯时,等被褥热起来后就要及时关闭电源;日常生活中确保“三清三关”,即清走道、清阳台、清厨房,家里没人时关火、关电、关燃气。

    高层建筑火灾救援难度大,居民应掌握基本逃生技能。尹亮教官介绍,若居民在睡梦中被烟雾熏醒,不要贸然敞开大门,先打开门缝了解外面的情况。若火势过大浓烟滚滚,则退回房间固守待援,打湿衣服、毛巾等封堵门缝,并对室内泼水降温。若火势不大,则以湿毛巾捂住口鼻,放低体位迅速走楼梯逃生。

    发现有人烧伤应如何救援?武汉市急救中心姑嫂树急救站副站长、急救医生徐芳介绍,首先,救援者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伤者远离热源;立即以大量流动水对伤口进行降温,防止深层灼伤;用剪刀剪开袖管、裤管等,以湿毛巾或纱布包扎受损部位,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相比严重的烧伤,日常生活中“低温烫伤”更加常见。徐芳介绍,低温烫伤指身体长时间接触低热物体引起的慢性烫伤,老人、孩子、醉酒者、糖尿病患者等感知薄弱人群长时间使用热水袋、热力贴,或使用过烫的水泡脚,很容易造成这种局部烫伤。建议此类人群尽量以空调、水暖等更安全的方式采暖。发生低温烫伤的情况下,切勿用香油、酱油、醋等偏方处理伤口,以免引发感染,建议第一时间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