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秦璟)坐在高效液相色谱仪前,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民集团)药物研究院院长赵刚正用科学模型对中药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小罐熬药”的场景早已被现代设备“刷新”。
“中医药传承千年,要守正创新,就必须学习利用现代技术和工艺。把‘一碗药汤’变成‘一颗药’。”赵刚说。
与每年国家批准的数百个化学药相比,中药每年获批的数量只有个位数,从事相关研发的团队更是少之又少。十多年前,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专业做研究时,喜欢挑战的赵刚选择进入这个“冷行业”。
传统的经典名方,药理机制难以分辨、熬制过程粗略。“比如有的药方中只写了大枣两枚,这个大枣是多大?用哪里的大枣?都缺乏文献依据。”赵刚说。每到了下班点,他总是习惯再留下一个小时,思考和梳理难题。多年来,赵刚坚持中西结合的思路,用中医理论指导药材的选择、提炼,再用西医药理模型评价药效,实现中成药科学化、标准化。
同事向阳说:“研发一种新药的周期长达10余年,寻找药方、药理毒理试验、临床试验、申报审批。赵刚几乎对每个环节都会深度参与。”
2021年12月,健民集团的七蕊胃舒胶囊新药获批国家一类中药创新药,打破了湖北省中药25年“零创新药”的局面。专注中药创新药与儿科新制剂研发十年,赵刚团队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
“中药传承和创新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生产的中药产品品质会更优良。”赵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