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码头地铁站C口非机动车量十分大。
部分地铁站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停放混乱,导致人行道被挤占,地铁站出入口被堵,出行十分不便。如何让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工具,不阻碍市民地铁出行的“最后10米”?
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内常码头地铁站C出入口、杨汊湖地铁站A出入口等多个地铁站,记者发现这些站点的非机动车停车量都不小,少则一两百辆,多则三四百辆。部分点位出现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共享单车企业、辖区管理部门介入,对停靠情况进行规范。
常码头地铁站
电动车“堵”到地铁口台阶处
12月1日,市民张女士在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常码头地铁站C出入口,早晚高峰,部分市民将电动车停至地铁口台阶处,导致乘客进出不方便。
12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常码头地铁站B出入口,看到两位哈啰单车工作人员正在搬运停放混乱的共享单车。李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工作组每天都会来清理共享单车,把停放不当的车挪到适当的位置。
随后,记者来到张女士反映的常码头地铁站C出入口,此处电动自行车和共享单车数量不少,目测在400辆以上。人行道上划有部分停放区,但仍不够用,大量非机动车存在占道的情况,导致步行区域狭小,通行不便。
目前,相关部门已约谈了美团、哈啰共享单车两家公司硚口负责人现场办公,同时与地铁相关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后期将在出入口设置栅栏,确保地铁口不被侵占。
杨汊湖地铁站
共享单车“围住”地铁口
12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杨汊湖地铁站A2出入口,因停车区域有限,附近居民搭乘地铁需求旺盛,导致人行道两侧停满了非机动车,挂有禁停标识的区域也有共享单车停放,部分非机动车甚至停放在机动车道上。
对此,记者联系江汉区汉兴街道姑嫂树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区与共享单车企业进行了沟通,早高峰后,共享单车企业会安排货车将多余的单车拖走。同时,共享单车企业也安排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在杨汊湖地铁站值班,随时清理共享单车。
巨龙大道地铁站
非机动车多到占了机动车道
12月9日,记者在巨龙大道地铁站C出入口看到,地铁站口完全被电动车包围,因为有地铁工作人员设置各类限行栅栏,车虽多但通行条件不错。因附近通行需求量过大,停放区域不足,导致大量非机动车停到了机动车道上。
当天15时30分左右,记者看到滴滴青桔工作人员将共享电动车从大货车上卸下,停放到地铁口附近。
“这个地铁站因为人流量太大,我们经常会被投诉。所以,早高峰过后,我们会用货车将多余的电动车拖走,等晚高峰快到的时候,再把车送过来。”滴滴青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停放区域不足,需求过大,他们把车拖走,也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其他市民自有的电动车一样没地方停,还是需要设置专门的停车区域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让“最后10米”通畅起来
针对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停放问题,记者致电硚口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相关工作人员称,他们已经约谈相关共享单车企业。为缓解地铁站口“最后10米”拥堵问题,两家企业通过公司后台,在地铁出站口设定一定单车禁停区域。此外,单车App发挥电子围栏功效,引导用户将车辆停放在线框内。相关企业还安排单车运维人员在早晚高峰期加强该区域调度频次,及时将地铁口周边单车进行清运,保持地铁口道路畅通。
同时,为加强联动,城管部门与相关站点负责人建立联动群,对地铁工作人员反映的单车淤积情况及时整改。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解决地铁口非机动车无序停放问题,除了共享单车企业要落实好该有的运维调度等管理责任外,首要的解决方案就是增加停放空间,同时也需要城管、街道、交管等部门综合治理,加强相应的管理措施,比如,加装阻车桩,限制出站口通道车辆违规停放,给行人留足通行空间。
据透露,我市明年将推出优化提升交通环境的专项行动,届时,多部门将联合对非机动车无序停放问题拟定整改方案。
文图/记者许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