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磬独奏《流水》。
记者万建辉 摄
武汉晚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黄敏)编钟乐舞《凤舞楚天》拉开演出序幕,绚丽灯光下,演员舞姿曼妙,衣袖与幕墙上呈现的长帘呼应舞动,飘逸绝美;在编磬独奏《流水》时,几只白鹭从演奏背景墙上云雾缭绕的群山间飞过……
12月21日上午,经过一个多月升级改造的湖北省博物馆编钟演奏厅上新回归,观众尝新,排队进编钟演奏厅,呈现给他们的是全新的富有沉浸性、延伸性的编钟乐舞展演。
记者前往现场体验,首场演出先后表演了编钟乐舞《凤舞楚天》、篪独奏《我的祖国》、钟磬古乐合奏《金声玉振》、编磬独奏《流水》、八音和鸣《楚调》、编钟乐舞《簪花舞》、编钟独奏《东方红》,从声、光、电、舞美到演员表演,令人耳目一新。
省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升级改造,首先是硬件和舞台效果焕然一新。全面更新了旧有舞台界面、灯光、音响、机械装置,实现编钟舞台的即时升降,同时新增全景式LED视效矩阵系统、沉浸式环绕声音响系统、舞台智能移动装置系统、纱幕与投影系统等,对所有节目的舞美、视效呈现一一重新进行设计,创设安全高效的演出环境、丰富绚丽的视听效果、身临其境的观演体验。
在节目制作上也进行了完善升级。为与舞台硬件设施的提升改造相适应,对现有的全部节目重新制作了符合时代审美的背景音视频,确保节目内容与舞台多媒体表现手段的深度融合与有效协同。同时新创排了一系列形式各异的音乐、舞蹈作品,探索编钟乐舞与中华礼乐文化的当代传播新路径。节目简介也将首次以中英双语形式呈现,以满足国际观众的观演需求。
省博编钟乐团本年度还新招聘了部分专业能力强的演职人员,全部完成了相关演出节目的排练准备工作。为配合舞台节目的呈现形式升级,全新设计制作了系列演出服装,贴合编钟乐舞演出的历史背景和内容要求。在后续的日常演出和专场演出中,全新的演员团队和演出造型将陆续登台亮相,以提升编钟乐舞演出的专业水平和艺术水准。
该负责人说,湖北省博物馆将持续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编钟乐舞文化品牌,创建更加开放、创新、美好的沉浸式观演体验,提升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先秦音乐文物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将荆楚风韵和礼乐传承化作悠悠乐声与翩翩舞影,让文物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