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网格员金琪珑在楚雄公寓向居民征集意见和治理建议。

楚雄公寓安装了停车道闸。

根据居民意见改造完成的新车棚宽敞多了。
洪山区洪山街道鸿岭花园社区党委副书记 王力
【案例背景】
老旧小区停车混乱
我是洪山区洪山街道鸿岭花园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力。我们辖区的楚雄公寓建于2001年,仅1栋楼、28户居民。因规模小、无物业管理,楚雄公寓长期面临停车混乱、环境脏乱、治安薄弱等问题。
作为社区副书记,我深知老旧小区治理不能靠“输血”,必须激发居民“造血”能力。
【治理办法】
开“门诊”听民声
找准病灶对症下药
我们创新设立“七点半门诊部”,每晚组织居民、下沉党员、街道专员“会诊”。通过30余场座谈会,梳理出四大症结:业委会缺位、停车难、无物业、公共事务无人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四步药方”——建业委会、解停车难、办自管物业、治环境顽疾。
建业委会聚民心
让居民自己当“管家”
我们带领社区党员挨家挨户动员,最终一名下沉党员带头成立业委会筹备组。通过电话、入户、公示“三管齐下”,业委会选举投票率达100%。新业委会成立后,第一时间召开听证会,居民王阿姨感慨:“以前有事没人管,现在有人带头,心里踏实!”
“三步走”方案
破解停车难题
我们以停车整治为突破口,在“七点半门诊部”商议出“三步走”方案:清理占道杂物、安装智能道闸、制定收费规则。
根据商定方案,安装了智能道闸。道闸收益全部用于小区治理,首月即为小区增收4000元左右。
如今小区车辆停放整齐有序。居民李师傅说:“以前回家车位靠‘抢’,现在车位明码标价,公平!”
办自管物业补短板
居民自治有了“主心骨”
业委会牵头成立自管物业,聘请热心居民担任保洁、保安。
物业费收支每月进行公示,居民可以随时查账。居民真正成了小区的主人,心里更踏实了,小区管理也变得井然有序,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的意愿更强。屋顶漏水、路灯损坏等问题48小时内解决,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经验启示】
小切口撬动大治理
“门诊部”治理模式让楚雄公寓从“脏乱差”变为“和美家园”。我总结出三点心得:
议事平台接地气:利用居民空闲时间开会,参与率提升70%;
治理需“以小见大”:从停车问题入手,逐步破解信任危机;
自治关键在于“透明”:财务公开、过程公开,让居民放心交权。
我们将把“门诊部”模式推广到更多老旧小区,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
整理/程艳 通讯员王旭辉 图/喻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