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短托服务的老人,养老院同样提供多样的文娱活动和理疗等服务。
图据央视

上海黄浦区某养老院的二楼,老人们正在闲聊休憩。

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於阿姨在做数学题。
每逢节假日,保姆返乡、子女外出,有些人也会碰上家中老人“无人照料”的难题。近期,上海“短托养老”热度攀升。
不同于传统养老院长期照护服务模式,“短托养老”入住时间短、灵活度高,可以有效满足对老人的多元化照护需求。短托服务实行按天计费,每张床位大多在180至260元/天,具体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护理等级来确定。
短托养老的出现,成为“喘息式服务”的热门选择。记者发现,不少老人处于骨折、痛风、术后恢复期等阶段,需要短期专业照料,儿女没法长时间在身边,养老院的短托服务解决了他们的难题,也补充了短期内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不够的专业照料需求。
短托试用后
不少老年人选择“续住”
2025年初,春节来临之际,上海有160多家养老机构推出了“短托”服务,为过年期间子女外出、保姆回家的老人提供短期托养、喘息式服务。
好几家养老院的接待人员告诉记者,过去,春节短托被视作是“托底”的服务,受到观念的影响,许多人仍然觉得春节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不妥”。
但市民刘红的父母,今年主动提出要在养老院过年。刘红已经年近60,工作繁忙,父母已经年过八旬。前年年底,刘红家门口建起一座养老院,宣传说可以短期试住,于是,在一次出差之前,刘红送父母住了进去。待她出差归来,父母却表示试过以后觉得这里挺好,想继续住下去。
因为离家近,刘红每天都可以来看望父母,这让她渐渐卸下了“不孝顺”的心理包袱。父母对这里也很适应,所以春节也懒得回家了。
“不试不知道,试了不愿走”,很多老人体验过短托服务后,对养老院的认识有了巨大的改观。
刘红父母所住的养老院运营管理部负责人杨程说:“(选择短托服务的人)一开始可能只是想过渡一下,但有大约70%的老人短住之后,决定继续长住下去。”
家住上海市杨浦区的徐女士今年72岁,不久前,也在当地一家养老院体验了短托服务。徐女士有一些基础疾病,这家养老院提供的医养结合服务刚好有利于她康复。
该养老院副院长杨庆娣告诉记者,具体价格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护理等级确定。“目前,有多种方式的短托服务,一天以上可以短托,白天短托晚上回去也可以。”
“养老院医务室配备比较齐全,有全科、检验科、中医科、康复科,还可以输液。过年期间,好多老人因为子女不常在身边,保姆也回家了,所以选择短托服务。”杨庆娣说。
多位养老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开设短托服务,一方面可以弥补老人和家属的短期照料需求,也让养老院空置的床位流转起来;同时,老人和家属通过短期接触养老机构,也可以打消对养老院的刻板印象。
短托服务
让养老院成临时温暖港湾
“短托服务”如何收费?是很多人最关注的问题。
目前,开设这项服务养老机构,“短托服务”的日均价格与长住标准区别不大,有些甚至还低于长住,“性价比”可谓超高。
一些养老院“短托服务”价格在每天300元左右,与长住费用相比区别不大。某养老院定位高端,房间内能欣赏江景,但“短托服务”仅开出了每天180元的价格,远低于长住标准。
各个养老机构根据床位配置情况,对“短托服务”入住时长要求不同,但总体非常灵活,最短一天也行。部分养老机构的“短托服务”时长可达数月。老人入住时间如果超过“短托服务”时长,一些养老机构规定:延时可按长住标准收费。
普陀区第一老年福利院院长胡琬露表示,短期入住可以拎包入住,按日计费,先住后付,一天是225元。提供的服务包括生活照料,三餐全包的营养餐食,平时有慢病管理,也可以提供中医理疗,还有文娱活动。
“短托老人与长住老人享受的服务标准完全一致,护理配置、餐饮质量均无差别。”黄浦区一家养老院的院长曹俪铭说。无论是短托还是长住,老人在入住前都要接受相应体检,以便让养老机构更好地掌握老人的基础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健康情况会随时同步给家属,部分养老机构还会为有特殊情况的老人提供额外服务,专人专案。
除了提供食宿等基本内容外,对于短托服务的老人,养老院同样提供多样的文娱活动和理疗服务等,不仅解决了老人短期内的身体照料需求,也弥补了精神需求。
开设“短托服务”一方面可以弥补老人和家属的短期照料需求,也让养老院空置的床位流转起来;同时,老人和家属通过短期接触养老机构,也可以打消对养老院的刻板印象。
“一老一小”事关亿万家庭幸福。养老院像宾馆,想住几天住几天,这对于临时有需求,特别是节假日家有老人需要照顾的家庭而言,解了燃眉之急。如果能常态化运行,也可以释放部分社会的养老压力。
综合央视、《解放日报》、《新闻晨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