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员工参与社区组织的趣味运动会。

企业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东西湖区径河街道电犁社区党委书记 左敏
【案例背景】
电犁社区辖区内企业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企业与社区之间缺乏有效互动,资源分散、服务碎片化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增强企业活力,提升职工居民的幸福感,利用好企业资源,成为社区重点工作之一。
【治理办法】
建立品牌
以党建打破无形壁垒
社区创新推出“星聚犁”党建品牌,通过构建“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创、治理联抓”的四维联动机制,打破长期以来社区与企业之间的无形壁垒,让党建的红色力量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的发展动能。通过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和精准化的服务对接,逐步构建起社区与企业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截至目前,社区已成功联合辖区23家企业开展各类联建活动20余场,覆盖职工、居民800余人次,形成了“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
组织联建
织密红色网络
在具体实践中,社区党委与企业党支部首先签订《共建协议书》建立制度保障,建立“季度联席会+月度碰头会”的双层议事机制,并共同制定了《联建项目清单》,确保每一项联建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职工工作外生活单调”问题,社区主动作为,牵头成立了“企业职工兴趣联盟”,先后组织了户外运动会、“社区探秘”等特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企业职工的业余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资源共享
释放叠加效应
在资源共享方面,社区创新打造了“资源兑换超市”这一平台,实现了社区需求与企业资源的精准对接。物业公司主动开放会议室作为“政策宣讲角”,银行机构派驻专业团队开展金融知识讲座,科技企业则捐赠智能设备支持社区养老服务。与此同时,社区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合街道经济办举办“惠企政策直通车”活动,累计为15家企业解读税收优惠、人才补贴等政策20余项,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服务联创
精准对接多元需求
在服务创新上,社区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推出了“菜单式”服务项目。针对企业职工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问题,邀请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开展“职场压力管理”系列讲座,并建立“职工心灵驿站”,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在平安社区建设方面,联合派出所和企业安保力量开展禁毒宣传、反电诈宣讲进企业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覆盖职工600余人。此外,社区还专门组建了“党员先锋队”,主动上门为企业讲解创业扶持、社保缴纳等政策,已成功协助3家企业申请创业补贴。
治理联抓
共筑基层防线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企业力量正日益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支撑。企业职工自发组成文明劝导队,协助整治辖区环境,提升市容市貌。更值得一提的是,社区与企业联合建立的“矛盾调解联盟”机制,已成功化解企业周边停车纠纷、噪音投诉等问题18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企业,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目标。
【成效与启示】
双向赋能书写发展新篇
“星聚犁”品牌的持续深化,带来了显著的共赢效应。对企业而言,通过参与社区治理不仅提升了社会形象,也获得了更优质的发展环境。对社区来说,企业资源的注入让各项服务更加精准高效。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引入企业捐赠的智能设备后,为高龄老人提供了更专业的健康监测服务;企业志愿者的加入,则有效缓解了社区“寒暑假青少年托管班”的师资压力,切实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育儿难题。
坚持党建引领的创新实践,将企业需求与社区治理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避免联建活动流于形式;要注重需求导向,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精准把握企业与居民的实际需求,确保每一项活动都能解决实际问题;更要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将联建内容制度化、项目化,如制定《联建考核办法》,将企业参与度纳入社区党建评优体系,确保共建成果能够持续巩固深化。
通讯员毛龙 实习生张斯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