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服务 打造生态家园

红帆领航守护碧水安澜

武汉晚报 2025年07月10日

    红帆议事会,在家门口与居民现场议事。  

    社区供图

    端午节,社区举办公益活动。  

    社区供图

    长江新区阳逻街道汽渡社区负责人 王施敏    

    【案例背景】

    汽渡社区成立于2004年,由原娲石社区和天力社区及花山小区合并而来。随着时间推移,居民老龄化严重。且社区附近有码头及大型工厂,汽渡路是工厂码头运输材料的必经之路,大型车辆出入频繁,路面破损严重,社区硬件差,管理难度较大。

    【治理办法】

    通过“红帆三度”工作法,汽渡社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进行系列创新实践。

    (一)服务有温度

    红帆连心小队:聚焦民生服务,67岁老党员魏水富带领5名技能志愿者,无偿为社区独居老人提供电路检修、家电维修等服务。这支“银发服务队”实现“当日报修、当日解决”的便民承诺,让娲石小区30余名空巢老人用电安全得到保障,用专业与热忱编织社区温情网络。

    三大服务体系开展十余项为民服务举措。其中包括:(1)红帆速递:党员志愿者包楼到户,提供代购送药、家电维修等10项便民服务。(2)潮汐响应:按“红黄蓝”三色分级处置居民诉求,急事当天办、难事周内结。(3)银龄守护:开办养生操强身健体,开设手机课堂智享生活,为老年人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二)治理有深度

    红帆扬帆小队,老教师守护渡口记忆。退休教师刘金秀作为社区“红帆扬帆小队”重要成员,牵头参与整理渡口文史资料,参与“老渡口的故事”系列活动。不久前,汽渡社区与阳逻街二小联办的劳动教育活动中,刘金秀所在的“红帆扬帆小队”通过30余件老物件实物、100余张历史照片,向50余名师生生动再现阳逻老渡口奋斗史,吸引10余名文化志愿者加入传承队伍,让“老渡口,新红帆”成为社区文化新名片。

    具体治理体系包括以下三项:(1)红帆议民事:深入小区每季度召开“红帆议事会”,大事小事居民说了算。(2)银龄先锋队:成立“红帆护航队”,老党员带头,志愿者、楼栋长、热心居民共同参与,组建社区治理生力军。(3)家风润邻里:发现身边的美好,推荐大家心中的好口碑“红帆家庭”,用渡口文化凝聚社区认同。

    (三)传承有力度

    (1)红帆流动党课:每月主题党日党课党员轮流讲,讲述入党故事、分享工作心得,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劳动故事会:收集辖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生活老物件,组织老党员代表给学生讲述青春奋斗故事,通过“老物件+老故事”的形式,让年轻一代感受劳动精神。

    (3)银发智囊团:吸纳退休工匠、教师、技术工人等社区能人,成立专业顾问团队,在老旧小区改造、邻里纠纷调解等工作中献计献策,让“银发力量”助力社区治理。 

    碧水安澜队,党员先锋守护一江清水。“碧水安澜志愿巡查队”队员胡年旺带领10余名志愿者,建立“每日巡河、每周清扫、每月宣传”工作机制。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防溺水巡查100多次,清理河道垃圾1.6吨,劝导违规垂钓37人次。通过“红帆议民事”平台协调解决2处安全隐患,维护龙口闸水域安全。

    汽渡社区以“老渡口・新红帆”党建品牌为引领,依托红帆护航队将河湖长制工作与夏季防溺水宣传、长江禁捕深度融合,在倒水河、长江汇合段持续开展专项行动,筑牢生态保护与生命安全双重防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成效与启示】

    社区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巡湖宣传及清洁家园,积极发动志愿者共同参与河湖管护,定期沿着河岸清理垃圾,倡导文明行为。

    汽渡社区严格落实各级河湖长责任,建立“巡查—反馈—整改”闭环管理体系。河湖长定期带队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处理,并纳入考核机制。

    通过“老渡口・新红帆”党建品牌的引领,汽渡社区在长江禁捕、防溺水和河湖保护工作上取得显著成效。如今,长江、倒水河沿岸违规垂钓现象大幅减少,水质持续改善;居民安全意识提升,主动参与生态保护与安全监督的积极性高涨。未来,社区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为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家园不懈努力,让“老渡口・新红帆”在江城碧水间高高飘扬,守护一方安澜。

    通讯员卢杏 实习生阮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