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区琴断口街道百灵社区

居民议事解决30余件民生实事

武汉晚报 2025年07月10日

    社区志愿者和救生员在小区游泳池巡视,密切关注游泳安全。

    志愿者在小区内巡逻。

    社区乒乓球室里居民在打球健身。

    走进汉阳区琴断口街道百灵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墙上悬挂的四级党组织架构图格外醒目——社区党委下辖7个网格党支部、41个楼栋党小组,每个单元都有党员中心户。社区党委书记易仁念说,通过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网络,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为激活红色细胞,百灵社区创新开展“三亮三比”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比作风、比奉献、比担当。在“党员示范岗”的带动下,21名在职党员主动认领垃圾分类督导、空巢老人帮扶等岗位,形成“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的常态化机制。

    “王爹爹,您家空调是什么问题啊?”上周末,下沉党员龙贤利带着工具箱,准时出现在独居老人王汉生家中。作为“单位联社区”机制的参与者,他和同事们已为辖区多户家庭提供免费家电检修服务。

    这种温情互助在百灵社区已成常态。通过推行“党员亮身份”“认岗认事认亲”等举措,下沉党员组建起“百灵鸟”志愿服务队。禁毒宣传大使张友林的故事在社区传为美谈:他不仅每周开展禁毒巡查,还自编快板《远离毒品靠大家》,用接地气的方式守护社区平安。

    在“玫瑰议事会”的圆桌前,居民戴文生和业委会成员讨论充电桩安装方案。“以前遇到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有地方说话,还能一起想办法。”他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居民的心声。社区党委搭建协商平台,累计解决电梯维修、绿化改造、扶手加装等民生实事30余件,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共商共办。”

    推开党群驿站的大门,仿佛走进微型生活馆:免费充电区、医药箱、雨伞架、图书角一应俱全。“这是专门为新就业群体打造的暖心港湾。”易仁念介绍,快递小哥、外卖骑手随时能在这里歇脚充电。

    对老年群体而言,社区更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在琴断口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内,84岁的黄齐家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学习使用智能手环。“这里有日间照料、健康管理,还有紧急呼叫系统,儿女放心多了。”她笑着说。针对假期儿童看护难题,社区开设的暑期爱心托管班已惠及50余户家庭。

    从春节的“邻里乐”游园会到中秋节的诗词大会,从“我的生活我做主”分享会到老年大学特色课程,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找到归属感。居民王琴坦言:“以前见面不打招呼的邻居,现在成了合唱团的伙伴,社区成了温暖的大家庭。”

    夜幕降临,“百灵夜话”议事亭里亮起灯光。居民代表、物业人员、社区群干围坐一堂,就垃圾小屋建设方案展开热烈讨论,点滴智慧汇聚成治理良策。

    如今,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退休教师组建“银发调解团”化解矛盾,退休党员成立“安全巡逻队”维护治安,外卖小哥担任“流动网格员”传递社情民意……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正在悄然形成。

    ◎ 社区居民说

    居民葛曼云:以前总觉得社区事务离自己很远,现在每个月参加玫瑰议事会,提的建议都能被采纳。看着小区环境越来越好,心里别提多自豪了!

    居民黄思思:自从有了爱心托管班,我再也不用担心孩子放学没人管。社区真是解决了大问题!

    文/程艳 通讯员吴婷 实习生程稣娅

    图/喻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