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区钢花村街道111社区

同心亭里话家常 方寸之间暖民心

武汉晚报 2025年07月31日

    身后同心亭建成,社区居民代表、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给运盛集团送感谢锦旗。

    同心亭建设时,多方联动会议。

    武汉大学的志愿者与111社区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

    七月末的武汉,暑气正浓。但在青山区钢花村街道111社区的一角,新落成的“同心亭”里却凉风习习,笑语盈盈。退休职工付胜业拎着刚买的菜走进亭子,惬意地坐在木椅上边跟邻居聊天边掐菜。前不久,他和街坊阎群英作为居民代表,将一面写有“情系社区 造福居民”的锦旗交到运盛集团代表手中。那一刻,掌声雷动,居民们的欢呼声,是对这份“及时雨”般关怀最直接的回应。

    这座名为“同心亭”的休憩之所,不仅仅是几根柱子、一个顶盖那么简单。它承载着一个有着30余年历史的老社区,对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感的深切渴望与切实行动。

    时光回溯至1991年,111社区作为武钢职工家属区拔地而起,曾充满了活力与喧嚣。岁月流转,当年的建设者与生力军,如今大多已步入银发之年。社区党委书记冯丹介绍,111社区是典型的深度老龄化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500人,占总人口三分之一还多。然而,社区原有的活动场地日益局促,老人们想找个地方坐一坐、聊聊天、下下棋,常常要“抢地盘”。“增设一个像样的公共休憩空间”,被居民们反复提及,列入社区急难愁盼问题的清单之首。

    “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2025年伊始,解决老年人活动场地不足问题,被111社区党委列为“开年一件事”的头号民生工程。

    在社区第一季度联席会议上,这个诉求被带到了青山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的案头。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动员会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反哺社区。

    响应号召,本土企业运盛集团挺身而出,主动担当。“作为扎根青山的企业,服务社区、回馈居民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运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慷慨解囊,投入1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111社区休闲亭建设,一场惠及千余老人的民生工程由此启动。

    在社区党委的组织下,居民代表自发组成了工程监督小组。他们与社区工作者、物业管理人员以及施工方代表一起,多次进行实地勘察。从亭子的选址到建筑材料的选用,再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文明规范……每一个环节,监督小组都全程参与,严格把关,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精心施工和各方共同努力,一座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的休闲亭在社区中心位置建成。居民们给它起了个温暖的名字——“同心亭”。这名字,寓意着社区党委、爱心企业与广大居民同心同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亭子周边,还贴心配套搭建了宽敞的遮阳避雨蓬,大大拓展了使用空间和舒适度。

    “同心亭的建成,远不只是增加了10个平方米的活动空间那么简单。”社区党委书记冯丹深有感触,“它像一块磁石,把居民的心聚得更紧了,也是基层统战工作服务民生、凝聚人心的鲜活注脚。”

    ◎ 社区居民说

    居民刘玉环:这亭子建到了大家的心窝里!特别是对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以前想聚聚,都犯愁没地方。现在“同心亭”就像个“社区会客厅”,自然而然地就把邻里关系拉近了,这就是家门口的幸福啊!

    “红丝巾”巡逻队队长李桂枝:“同心亭”是我们巡逻队的“加油站”和“前哨站”!巡逻间隙可以在这里稍作休息,喝口水,整理记录。更重要的是,它成了一个信息集散点,居民们有啥事,更容易找到我们反映,社区的安全网织得更密实了。

    文/程艳 通讯员付雅云 实习生徐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