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工作人员守护老人。

社区工作人员为老人贴窗花。

灯火映衬窗花报出老人的平安。
傍晚7点半,暮色渐浓。东西湖区径河街道黄狮海社区的网格员张成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习惯性地抬头望向居民楼。在二楼那扇贴着爱心纹样窗花的窗户后,暖黄色的灯光准时亮起——这是80岁独居老人姜奶奶与社区的“平安暗号”,意味着老人今天一切安好。这个温暖的场景,正是黄狮海社区“窗印安康”独居老人关爱项目的生动写照。
在年初的社区工作会上,网格员们反映了一个普遍困扰:频繁上门走访虽能掌握独居老人动态,但难免打扰老人正常生活。如何既能及时了解老人状况,又能最大限度减少对老人生活的干扰?这个问题引发了社区工作者的深入思考。
“我们注意到,很多老人都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晚上开灯的时间相对固定。”社区书记龚福鑫介绍道。经过集思广益,一个既简单又温馨的方案应运而生——为独居老人定制特色窗花,将社区品牌“‘海’好有你”LOGO融入传统纹样中,通过观察夜间窗花是否亮灯来判断老人安全状况。
这个被命名为“窗印安康”的项目一经推出,就受到老人们的欢迎。在熙龙湾小区,独居的陈婆婆特意让网格员反复调整窗花位置:“再往右贴点,这样在楼下看得更清楚。”当灯光亮起时,窗花上的社区LOGO成为夜间巡查的醒目标志,既美观又实用。
“晚上散步或值班时,只要看到窗花亮着灯,就知道老人一切安好。”社区工作者程文喆说,“这种方式既省时省力,又不会打扰老人休息,真正实现了‘无声的关怀'。”
为确保“窗印安康”行动取得实效,社区构建了多方联动的巡查机制。社区整合辖区物业、保安、下沉党员等力量,形成了立体化的关爱网络。
在日常巡逻中,物业保安会特别留意贴着窗花的住户;下沉党员与独居老人结成“一对一”帮扶,回家路上抬头望一眼成为习惯;社区网格员则建立台账,对异常情况及时跟进。目前,社区10余户独居老人家庭都贴上了这种“平安信号灯”。
“老人的安全是我们最大的牵挂。”龚福鑫表示,“一纸窗花背后,是一整套关爱体系的支持。”社区还计划将该项目与智慧社区建设相结合,探索安装智能感应设备,实现异常情况自动报警,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 社区居民说
熙龙湾小区居民陈云香:社区就像我的另一个家,工作人员经常入户嘘寒问暖,组织活动,邻居们也热心帮忙,在这里我过得安心又温暖。
海景北5区居民王桂荣:作为一名老党员,能在社区担任志愿者服务大家,我感到特别充实。只要身体允许,我会继续发挥余热,为咱们这个大家庭添砖加瓦。
黄狮海湾小区居民朱思佳:社区的青年夜校活动不仅让我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更给我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在这里充电、交流、挥洒汗水,让我更想用年轻人的活力来回馈社区,共建美好家园。
通讯员李子可骄 刘亚婕 实习生张斯诺 殷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