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的和美小区是由岱家山村还建的小区,新建的小区楼房建筑采用里白配色,外立面割裂设计,并配有凸起的几何模块装饰,令人耳目一新。
走进室内,宽敞明亮,阳光透过窗户,让整个房间有一种小巧精致、温馨美好的气息。厨房里整洁有序,灶台上摆放各种颜色的调料,增添生活的色彩。卧室里,鸭黄色床单和被子,弥漫着舒适的感觉。书房里陈放不同的书籍,透出书香。浴室洗漱旁是一个明净大镜子,不时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客厅墙上挂着艺术画和书法,给人文化的一丝雅致。阳台摆放一张躺椅,周边点缀几盆花草,让人在这里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从村里搬迁至此,和以前的生活条件相比较,确实是大大的提高,特别心满意足。
不久前,社区纳凉点开放,促进了邻里间的往来。
聚集在纳凉点的人,大都是村子里的街坊邻里,在这里自然有说不完的事。
那天,社区办事员来到纳凉点,向这里的人们做反诈宣传,重点是防止电信诈骗。纳凉点有人站起身来现身说法:在小区门口,昨天有个叫卖真皮鞋的商贩将顶多20多元的一双鞋叫卖到150元一双,明显是在哄骗老人。大声呵斥后,贩子见势不妙,慌张逃之。还有人说,错过了退休金年审。纳凉点的邻居们听后宽心道,本来用智能手机在家可以完成的事,由于对新生事物没有及时跟上,才出现不该发生的事。见他懊悔的样子,有人手把手,一步一步教他学会了。于是他哈哈大笑道:“简直是隔着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原来这么简单呀!”
前两天,83岁的邓婆婆早上顶着太阳去十多里地外的银行取钱,到了银行门口就大汗淋漓,加上身体有点胖,返回纳凉点,连喝了两瓶水。快到下午五点,她刚起身离开时,一阵天旋地转站立不稳。工作人员眼疾手快,一下子扶住了她,让她坐在凳子上,然后给她家的小儿子打电话。周边的邻居们纷纷围过来,询问她怎么样,要不要拨打120?站在一旁的社区主任剥开一颗糖给她。在亲人的搀扶下,乘儿媳妇的小车前往医院。幸好问题不大,没几天就出了院。邓婆婆请社区工作人员把大家去医院看望她的香蕉、苹果等一一分给纳凉点的老人们。她说,都是一个村的街坊邻里,一点问题不大的病,让大家担心了,难得有这样情意,日久见人心,患难见真情。
陈超华(78岁)
江岸区后湖街道岱山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