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高新区左岭街道白浒社区

科普为媒激活全龄共治

武汉晚报 2025年08月27日

    家门口的共享科普花园。

    社区开展系列活动丰富居民生活。

    退役军人代表、“小小科普讲解员”齐聚一堂,共话传承。

    童筑童趣,共护花开,社区科普共享花园两个月前建成了;18个楼栋陆续加装了120多个便民休闲座椅;为民筑梦,家门口建造欢乐港湾,又一户外休闲场地落地,成了居民楼栋间的亮丽风景线……在这个由村改居的老社区,以科普为媒激活全龄共治,这里的服务场景再度上新。

    东湖高新区左岭街道白浒社区是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社区,居民由左岭街道16个行政村还建村民组成,常住居民5202人。多年来,社区坚持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积极统筹辖区资源,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和谐社区、武汉市“五好”示范党组织、武汉市文明社区等。

    近年来,白浒社区儿童友好发展项目“家门口的BAI科全书”持续服务辖区老、中、青。白浒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恒栋介绍:以助力社区“儿童友好”建设为核心,以儿童青少年为纽带激活社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打造“科普阵地为载体、全龄共治为核心”的社区治理新路径。2025民生微实事服务类项目“家门口的BAI科全书”儿童友好发展项目进一步升级为2.0版本,融入更多“宝妈”积极参与,科普阵地由室内转向更多场景、科普场馆等。“以科普为媒激活全龄共治”的模式联动数十家高校、企业资源参与治理支撑。

    在治理实践中,项目以科普阵地建设为治理切入点,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社区公共空间的决策;在建设阶段,100余名亲子家庭、青年志愿者、社区能人、社区共建单位、物业等协作完成科普共享花园翻土、花架搭建、现场秩序维护等工作,青年群体主动承担重型工具搬运与安全维护,家长则带领孩子栽种科普植物,使阵地从“社区规划”变为“众人共建”;后续维护中,儿童认领植物并定期养护,家长组成“花园护绿队”协助管理,青年志愿者每周参与设施检修,形成“设计有参与、建设有合力、维护有延续”的治理闭环。

    项目以科普活动为治理纽带:家长在协助孩子制作科学小发明时,主动参与社区“环保小发明推广”讨论小组;青年志愿者研学中带队服务,牵头成立“社区环境治理小分队”,将研学所得转化为优化公共空间的具体行动。这种“儿童青少年带动家庭、家庭联动青年、多元主体融入社区治理”的链条,有效破解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度低、力量分散”的难题,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从“硬件完善”向“治理协同”的深化。  

    同时,发挥退役军人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军民共融、代际互动等活动,让红色精神扎根青少年心中。近日,在辖区内的科技馆,小讲解员们介绍两年间社区的基层治理成果与科普文化发展,退役军人代表分享和战友并肩前行的岁月点滴等。

    ◎ 社区居民说

    居民志愿者柳香菊:已经做了近20年的志愿服务。在白浒社区,有关怀老人的陪伴,有守护孩子的科普,各种公益活动、讲座丰富多彩。小区中间做了个共享花园,还有篮球场、幼儿游乐场所。

    “宝妈”李佩:楼栋间的绿化让上班族回家更舒心,小区也有垃圾分类,老人纳凉的凳子越来越多。通过参与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亲子运动会等,我和孩子参加社区活动的频率越来越高了。11岁的儿子参加社区“小小讲解员”项目收获非常多,现在传统节日前都会报名参与社区活动、文艺表演。

    文/通讯员段维 容美婷 实习生阮嘉怡 

    图/通讯员邓兰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