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九月新疆喀纳斯湖畔的绚烂秋光,到十一月广东岭南的含蓄秋色,中国的秋景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绵长画卷,正层层晕染、渐次铺展。每一个纬度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秋景和最佳观赏时限,不妨跟着中国天气网推出的2025全国赏秋地图,开启一场从北到南的追秋之旅。
这场跨越南北数千公里的追秋之旅,实则是一场追随秋季脚步的浪漫远征。每一站的独特秋景,都是当地纬度、海拔与气候共同谱写的瑰丽诗篇。2025年的金秋,愿你迈开脚步,去领略变幻万千的秋之韵味。
快收藏!国庆中秋假期出游怎么穿
国庆中秋假期来临,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气象局提醒广大游客,关注天气变化,快乐平安出游。
预计双节假期期间,全国大部气象条件总体适宜旅游出行。特别是华北、东北大部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候舒适度可以达到“舒适”或“最舒适”等级。但假日期间的阶段性风雨天气也值得提高警惕。
10月1日至6日,华西及黄淮地区多降雨,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尽量避免前往气象风险较高的滨水、山地等旅游景区。5日—6日华南南部、云南南部有明显风雨天气,对旅游出行、户外活动及船只航行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新疆北部、西藏等地区的局地降雪和黄淮东部等地部分时段的大雾天气恐会影响旅程交通安全。
假期期间的全国天气仿佛一幅冷暖交织的拼图,既有秋高气爽的惬意,也有风雨添扰的挑战。各地体感温度也差异显著,出行请根据当地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做好健康防护。
华北及东北部分地区白天体感温度宜人,但早晚温差显著,建议适时调整着装,谨防受凉。城市中如北京、沈阳等地假日前半段总体体感温度舒适,适宜城市骑行。亦可赴内蒙古东部赏枫红、吉林长白山赏秋景,尽享秋日惬意。5—7日,受冷空气影响,体感温度明显下降,请及时增添衣物。
青藏高原及新疆北部等地假期受雨雪天气影响,降温幅度较大,体感温度偏低,请做好防寒保暖准备。
江南、华南等地体感温度依然较高,部分地区最高体感气温超过35℃,出行仍以清凉夏装为主,请避开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加强防晒保护。
华西、黄淮多阴雨天气,体感温度较为舒适,但需关注降雨对交通的影响,小心路滑。
请公众根据目的地体感温度情况,提前准备合适的衣物,科学安排行程,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假期。
要出游!先收好这份出行安全指南
国庆中秋开启,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宾馆住宿、景区景点等将迎来客流高峰,安全防范工作需引起高度重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9月29日举行发布会,介绍假期出行出游安全知识。
假期出游前查攻略,会看到不少“自媒体”和旅游博主推荐一些非正规的“小众秘境”和“网红打卡点”。
“这些秘境、小景区,看似人少景美,但从安全风险角度看,它们无人监管,也没有应急预案,更没有应急物资保障,近几年是山地遇险事件的高频发生地。”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城市灾害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月琴说,对这种“自媒体”推荐的“野景区”,出发前先问三个问题:谁来监管?遇险谁救援?出事谁担责?
牢记“四要”和“四不要”,是安全出游的关键。
“四要”,第一要选择正规景区、开放路线,避免野景区、野路线;第二要佩戴专业导航设备和头灯,准备应急救援物资等;第三要持续关注当地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一旦出现橙色预警,立即取消出行;第四要结伴同行,向亲友报备路线和返程时间。
“四不要”,第一不要盲目轻信互联网上的非专业攻略;第二不要私自进入未开发区域;第三不要盲目挑战高难度路线;第四不要在大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出行。
“进山不是逛公园,一定要备足水、食物、衣物以及防水雨衣、大容量充电宝、止血绷带和发烧、感冒、止疼药物,保存目的地应急救援热线和当地乡镇派出所办公电话。无论去哪,平安才是旅途最美的风景。”朱月琴说。
小提示!拥堵缓行路段呈多点分布
中国气象局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国庆中秋假期出行提示。国庆中秋假日前夕(9月29日夜间至30日),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境内的杭瑞、沪昆、兰海、广昆等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受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影响,易出现道路湿滑、积水。
假日期间(10月1日至6日),华西地区、黄淮等地多降雨,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地境内的京沪、京港澳、沈海、长深、连霍、济广、大广等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受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影响,易出现道路湿滑、积水;西藏、青海等地境内的G109、G214、G317等国道局部路段受降雪或雨夹雪影响,凌晨及夜间时段易出现道路湿滑、结冰。
来自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消息: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出行总量大、热点多,拥堵缓行路段呈多点分布。广东、浙江、河北、山东、北京、江苏等省(市)或迎来超大流量。请大家关注天气和路况信息。
综合新华社、央视、中国天气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