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尧 湖北汉武律师事务所 专职律师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工作委员会法务委员
主要业务:聚焦企业纠纷化解与全流程风险防控,深耕各类诉讼案件代理,专注娱乐行业全链条法律服务(含影视项目合规、版权保护、艺人经纪纠纷等)
在日常生活中,熟人之间的借贷行为十分常见。碍于情面,很多人会简化借贷流程,忽略凭证留存等关键环节,这往往为后续的债权实现埋下隐患。
近日,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就为广大市民敲响了警钟。该案中,即便借款人拒不到庭应诉,法院仍依法作出缺席判决,支持了出借人的合法诉求。本文结合该案详情与法律规定,深入解析借贷维权的逻辑,为市民提供实用的法律指引。
【基本案情】
案件的原告为李女士,被告为张女士,二人因李女士配偶与张女士为同学关系而相识。2023年5月,张女士以资金周转不灵为由,向李女士配偶提出借款11万元的请求。出于对熟人的信任,李女士当日便分两笔向张女士账户转入5万元和6万元,合计11万元,完成了借款的交付。
借款发生时双方未及时签订书面借条,因为张女士一直未归还借款,在律师的建议下李女士要求张女士签订借条。于是张女士于2024年9月补签了《借条》一份,然而在借条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张女士却以各种理由拖延、搪塞,拒不履行还款义务。李女士多次催讨无果后,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于2024年11月将张女士诉至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一是判令张女士立即偿还借款本金11万元;二是判令张女士支付自借款之日起按年利率10%计算至实际支付日止的借款利息;三是判令张女士承担本案的诉讼费、律师费、误工费、交通费等全部维权费用。
庭审前,法院依法向张女士送达了传票等诉讼文书,但张女士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应诉,也未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答辩意见和任何证据。
【裁判结果】
江岸区人民法院立案后公开开庭审理该案,原告委托诉讼代理人到庭,被告张女士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法院依法缺席审理。
庭审中,原告提交的借条、银行转账记录、微信聊天记录及律师费支付凭证等证据,经质证被确认真实合法且与本案相关,形成完整证据链。法院审理后认定,双方借贷关系真实有效,合同成立;借条约定的年利率10%未超过法定上限,应予以确认;张女士未按约定还款构成根本违约,故支持了原告要求其偿还借款本息及律师费的诉求。
法院判决:张女士需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返还借款本金11万元、支付相应利息(以11万元为基数,自借款之日起至实际清偿之日止,按年利率10%计算)及律师费8000元;案件受理费1416元由张女士负担。
【律师解答】
本案作为典型的熟人借贷纠纷,既彰显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也为市民借贷维权提供了明确借鉴。结合案件与法律规定,可从借贷前风险防范、借贷后纠纷应对及债权实现三个维度,解析维权关键要点。
一、熟人借贷:情谊之上,底线不可破
熟人借贷常因情感因素简化流程,容易引发纠纷。本案中李女士胜诉,在于补签规范借条并留存完整交付记录。即使面对熟人,借贷也需要坚守三大底线:
规范留存借款凭证:书面借条是证据,需明确双方身份信息、借款金额(大小写)、用途、还款日期及利息(不超法定上限),借款人需亲笔签名按捺手印。李女士的借条因要素齐全、利率合规,得到法院全额支持。
资金交付全程留痕:优先选择银行、微信等可追溯支付方式,避免现金交付。转账时备注“借款”及相关信息,本案中完整转账记录与借条形成闭环证据,成为胜诉关键。
提前约定维权费用:借条中明确律师费、诉讼费等实现债权的费用由借款人承担,可降低维权成本。李女士主张的8000元律师费因有约定和凭证,获得法院支持。
二、证据充分是关键
借款人失联、拒不到庭不影响法院裁判,关键在于证据确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可缺席判决,视为放弃质证抗辩权利。本案中,李女士提交的借条、转账记录、催款聊天记录及律师费凭证形成完整证据链,清晰还原事实,即便被告缺席仍胜诉。
提醒出借人,合法的微信记录、通话录音等可作为辅助证据。证据充分时及时起诉,即便对方“躲猫猫”,法院仍可依法支持合理诉求。
三、债权实现有路径,强制执行为权益“兜底”
拿到胜诉判决后,需通过合法路径将“纸上权利”转化为实际利益:及时申请强制执行:判决书生效后,借款人未按期履行的,出借人需在二年内申请强制执行(分期履行从最后一期届满起算,未约定履行期从判决生效起算),并尽可能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
依托法院执行措施施压:法院可采取查封、扣押、拍卖财产等措施,同时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如乘坐飞机高铁、入住星级酒店等),将其列入失信名单。对有能力拒不履行者,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明确债权范围:维权产生的合理费用(如律师费),凭约定和凭证可纳入债权。但保全费、误工费等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实际发生及与维权的关联性,否则可能不被支持。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债权实现提供强力保障。
民间借贷纠纷的症结在于证据不足和执行困难,解决关键在于“事前防范、事中举证、事后执行”。熟人借贷不能突破法律底线,需签订书面借条、留存交付凭证、约定维权条款,从源头规避风险。纠纷发生时,凭借充分证据依法维权;胜诉后,积极配合法院执行。
法治社会中,情谊不能替代规则,信任不能放弃防范。本案为市民提供了有益参考,让借贷有章可循。
栏目主持人:程艳
法律咨询邮箱:whwb202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