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把握人生确定性 勇做时代筑梦人

华师校长为毕业生送上4个人生“锦囊”

    华师校长彭双阶致辞。     记者何晓刚 摄

    武汉晚报讯(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舒佳欣 党波涛)6月18日,华中师范大学举行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8757名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

    典礼上,校长彭双阶以《把握人生确定性 勇做时代筑梦人》为题,为毕业生们送上毕业祝福和嘱托。

    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筑梦人?彭双阶为毕业生们送上4个锦囊,锦囊里装着4个故事。

    “第一个,是以理想信念的确定性应对人生际遇的得与失。”他提到,新中国成立伊始,钱学森先生毅然放弃繁华舒适的优渥生活,排除万难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以深沉的爱国情怀、远大的强国志向,为中国人争口气。“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忘怀得失未必‘失’,患得患失未必‘得’。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学会算总账、算大账、算长远账,切忌简单地从个体看得失、从局部论成败。”

    第二个故事,是华中师范大学著名历史文献学家、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在工作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写秃了50多支毛笔,完成了300万字的《说文解字约注》。“希望同学们砥砺稳打稳扎的恒心,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积小胜为大胜,把‘冷板凳’坐出新温度、把‘冷事业’做出新热度。”

    即将到来的巴黎奥运会上,也将出现华师人的身影——校体育学院2021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陈佳鹏跻身国内男子100米历史第五人的行列,正积极备战巴黎奥运会。“这是第三个锦囊,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希望同学们坚持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追求,用好学习‘利器’、磨砺抗挫能力、保持追求新奇与新知的兴趣热情,在‘吃苦’中收获,在奉献中成长。”

    最后,彭双阶谈到,要以教育情怀的确定性应对文化传承的“守”与“变”。作为部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无论大家从事什么职业,都要自觉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教育情怀。不论科技如何创新、社会如何变化,“好老师”永远不会被替代,教育家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希望同学们涵养教育情怀,坚持文化自信自立自强,坚持守正创新,把‘求实创新 立德树人’的华师校训践行好,把‘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弘扬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