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唐诗)今年以来,商业航天火箭可回收技术备受关注。只因唯有实现低成本、高频次、航班化进出太空,才算得上“商业航天”。
就在近日,武汉印发《武汉市推进商业航天突破性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到,以“揭榜挂帅”“军令状”等方式支持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发、卫星通导遥一体化、航天配套分系统、空间信息应用等商业航天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给予单个项目最高3000万元支持,并赋予技术路线自主选择权和资金使用支配权。
啥叫火箭“可重复使用”?早在1962年,钱学森就在《星际航行概论》中明确提出了运载火箭回收的设想。他写道——
在星际航行的初始试验阶段,飞行次数比较少,一次性的火箭这样做还可以,但是对于未来的频繁发射来说,这就是浪费,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把空的运载火箭收回来。
火箭的发射成本极为昂贵。有多贵?近日,中国卫通披露了上市企业年报,涉及其采购火箭,网友算了笔账,单发火箭的采购价格为2.6亿元。重复使用火箭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从去年至今,我国多地出台支持商业航天政策,不约而同关注制约发射成本的技术问题。《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到,要开展“可重复火箭垂直起降”等关键技术攻关,《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提到,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形成低成本高可靠星箭产品研制能力和大规模星座建设运营能力”。
在这一前沿技术赛道,武汉是否有竞争力?答案是肯定的。作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先遣兵”,诞生自武汉的快舟火箭不光以31次发射成绩维持着中国现役发射次数最多的固体运载火箭纪录,在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领域更是不断取得突破,解决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今年1月26日,快舟可复用技术试验箭垂直起降试验圆满成功。啥叫“垂直起降”?通过垂直降落可以达到回收一级火箭并重复利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