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 7月31日上午,洪山区珞南街道黎明社区灯泡厂小区居民曾庆贵开车回家,经道闸识别内部车辆放行后,他很快找到了空车位,将车停到划线位置。在小区内,稍宽的道路一侧、拐角处都画上了停车线,排布紧密有序,又留出了车辆能正常通行的空间。
“一年前,想要找个停车位还是个难事,邻里街坊常常因为这个吵架。”在这里住了41年的曾庆贵介绍,小区是灯泡厂职工宿舍,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内部道路狭窄,由于没有物业管理也没有道闸,外部车辆可以随时在此停车,导致居民停车非常困难。
“灯泡厂小区有居民380户,多数为退休职工,停车需求有近60辆,但小区停车位仅有38个。”黎明社区副主任丁一说,随着旧城改造完成,灯泡厂小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对改造停车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去年3月,黎明社区停车位改造正式启动,6名居民主动报名,作为志愿者成立了车辆管理小组。除了规范划线、拔除地锁、加装道闸、启动收费、制定管理公约外,经车辆管理小组代表提议,社区对4栋周边的旧花坛进行拆除,清理出了近1200平方米的空地,新增停车位20个。花坛中的绿化移植到了小区其他位置,绿植数量并未因改造而减少。
“从启动停车位改造到正式运行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其中最难的是如何摸准居民需求,让大家理解并支持改造。”黎明社区工作人员马骧回忆,为了让家中没有停车需求的老年业主同意改造花坛,社区工作人员和车辆管理小组持续三个月每天上门沟通:改造之后有了停车费作为公共收益,像楼道坏了的灯、破了的地面,就有钱维修了。停车位充足了,以后孩子来看望的时候,就不会因为没法停车着急了。
最终,超过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改造,困扰灯泡厂小区多年的停车难题终于破解。“现在车辆都有序停放,消防通道也空出来了,救护车可以直接开到我家楼下,感觉安心多了。”曾庆贵说。
“相比往年隔三岔五投诉,今年以来,灯泡厂小区还没有收到一起与停车相关的问题。”丁一介绍,借鉴灯泡厂小区的成功经验,现在马房山经济适用房小区正在进行停车位改造,其他几个小区也提出了改造需求。
田艺伟 易思思 马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