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遭遇车祸让家住麻城的罗女士左小腿骨折,雪上加霜的是,做完骨折手术后,骨折部位出现了延迟愈合,整整15个月不得不戴着左腿的外固定支架生活。近日,经过武汉市第四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罗女士左小腿骨折断端骨痂“长势喜人”,顺利拆除外固定支架,左腿胫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小腿骨折后8个月“没长拢”
去年4月,52岁的罗女士遭遇车祸,导致左小腿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由于罗女士属于开放性骨折,皮肤软组织损伤严重,当地医院为其进行了外固定架手术治疗。出院后,罗女士持续戴着外固定支架生活,并定期复查骨折愈合状态。为了促进愈合,罗女士经常熬骨头汤喝。然而术后8个月,罗女士多次复查发现骨折处愈合欠佳,于是她来到武汉市第四医院创伤骨科就诊。
接诊的创伤骨科主任医师焦竞检查后发现罗女士骨折上端骨缺损,没有明显愈合迹象。伤腿无法活动导致的废用性骨质疏松让罗女士胫、腓骨骨质变薄。“一般情况下,骨折需要3个月才能长好,如果6—9个月没有长好,就属于骨折延迟愈合,9—12个月没长好就属于骨不连,即骨折不愈合。”焦竞医生告诉罗女士,她目前属于延迟愈合,如果发展为骨不连,可能需要手术翻修+植骨。
“为什么和我一起做手术的人都恢复得很好,就我的骨折长不好啊?”“医生,我的腿还能治好吗?”对二次手术的恐惧和无法痊愈的担忧让罗女士陷入焦虑,反复向医生寻求答案。考虑到二次手术对罗女士造成的心理压力,该院创伤骨科医生建议罗女士首先尝试保守治疗,尽可能刺激骨折愈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萌发新希望
去年12月25日,罗女士来到该院中医科就诊。根据罗女士病情,该科骨折延迟愈合和骨质疏松MDT团队为罗女士制定了精准冲击波+中医药特色疗法+抗骨质疏松治疗+肌力训练综合治疗方案。
骨科医生首先为罗女士部分拆除和改造外固定支架,方便进行冲击波治疗。2个疗程治疗完成,X光检查显示骨折处骨痂生长明显,这让罗女士备受鼓舞,脸上终于有了笑容:“有恢复的希望了!”今年7月底,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罗女士再次复查,发现胫骨断段外侧可见明显新生骨痂,骨质密度增加,可以拆除外固定支架。
“患者刚来时非常焦虑,一直反复问我们能不能治好。”中医科杨昊医生表示,目前罗女士左腿的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据悉,罗女士接受的冲击波治疗是一种聚焦式冲击波。该设备通过数百个压电晶体的膨胀收缩产生压力波,能量聚焦在皮肤下面的精细焦点。相比常规作用于浅表的发散式冲击波,聚焦式冲击波通过特殊聚焦的方式,将能量集中,瞬间产生高能冲击,深度可达0—6cm,因而能作用于更深层肌肉和骨骼。冲击波作用于相应部位后,能引起人体组织和细胞的变化,裂解硬化骨、松解粘连、刺激微血管再生、促进骨生成,因此可以用来治疗骨折延迟愈合。
据该院中医科学科牵头人李伶俐医生介绍,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原因非常复杂,跟骨折粉碎程度、软组织条件、手术操作、患者有无不良嗜好、营养状态、有无代谢性疾病等诸多因素相关,因此治疗起来往往需要多个学科合作。李伶俐医生提醒,骨折术后要注意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恢复情况,在术后4—9个月发现骨折处愈合缓慢时,应引起充分重视,通过治疗、多重干预激活骨头的生长能力,以免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骨不连。
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陈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