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看好武汉“美丽经济”

小伙把小花店开进大商场

    “需之·花植”SKP店。

    记者刘克取 摄

    孙宇凡在花店内忙碌。

    武汉晚报讯(记者刘克取 实习生王昱麟)南非帝王花、曼塔玫瑰、文心兰……满屋五彩斑斓,暗香浮动。8月10日正值七夕,位于武汉SKP商场负一层的“需之·花植”迎来一拨拨顾客,花店负责人孙宇凡喜上眉梢,对自己选定的“美丽经济”赛道更是充满了信心。

    记者在现场看到,花店只有约10平方米,灯光搭配、鲜花摆放都颇有讲究。孙宇凡说:“别看店小,却摆了100多种花,其中一成品种都是自家基地产的。”

    孙宇凡今年30岁,2017年接手父母在循礼门的花店后,他不甘守成,想把家传小店做大。他四处调研,发现武汉鲜花市场大有可为,这坚定了他敢于投资做大的信心。父亲孙胥平刚开始还有些疑虑,劝儿子找份稳定工作,衣食无忧不好吗?经不住儿子多次讲如何打造鲜花产业链,如何做品牌,他也松动了。2018年,孙宇凡带着父亲给的十余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在老家团风县建立了自主鲜花种植基地,走自产、自供、自销之路,打通鲜花产业链的上下游。

    孙宇凡指着店内的一束向日葵说:“你看这花,多新鲜,是我们基地自产的,这花花色明艳,很受欢迎,销量很不错。”

    “SKP店前期投入约20万元,以进口高端花卉为主,客单价比其他商场高出30%左右,武汉市民消费鲜花非常有潜力。”欧阳店长介绍,七夕当日营业额超过万元。

    2022年,孙宇凡在“创青春”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了解到武汉“青创贷”这一金融扶持项目。当时他正准备进一步扩建鲜花种植基地,他马上申请了300万元的“青创贷”贴息贷款。今年,他已经第二次申请“青创贷”贴息贷款。2018年至今,孙宇凡在打造自有基地、构建鲜花产业链上总投资超过800万元。

    除了敢投,还要会投。孙胥平在循礼门卖了25年的花,武汉人喜欢哪些花,哪个季节什么品种卖得好,他心里有本账。孙宇凡认真吸取了父亲的生意经,经过市场分析,结合基地的气候特点,引种了非洲菊、芍药、冬青等品种,基地四季有花开,时时有花香。

    打造供应链非常“烧钱”。孙宇凡将总利润的70%投入再生产,扩大流转土地规模、兴建冷库、开店构建品牌形象,成功破圈,打开了省内市场。

    “花店生意越来越好,我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陈丽华是“需之·花植”(国广店)的店长,她说,国广店是2021年开业的,目前年销售额超百万元。

    “起名‘需之’,有什么含义吗?”记者问。“美好生活需要鲜花装扮,我有一个梦想,把‘需之’打造成武汉鲜花第一品牌。”孙宇凡雄心勃勃,在他看来,在鲜花绿植市场,全国都还没有出现一个耳熟能详的品牌,这里有市场空缺,有空缺就要敢于投资,勇于做大。

    目前,“需之·花植”在汉有7家门店,在黄石、黄冈各有一家,2023年,供应链及门店总营收达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