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的北京中轴线考古,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珠市口中轴道路排水沟遗址、正阳桥遗址、天桥遗址等重要遗址的发掘出土,让中轴线南段的历史拼图增添了重要的实物证据,为最终的申遗成功提供了有力支持。
记者了解到,2019年,北京考古研究院就启动了中轴线南段的考古计划。2021年,北京市文物部门从全国范围内请了相关专家,探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短板在哪儿,还缺少哪些考古实证支撑。专家们一致认为,南中轴线的考古还存在空白,比如正阳桥、天桥到底存不存在?中轴道路到底在哪里?
2022年开始,北京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利芳等考古人员持续对中轴线南段道路进行了考古发掘,先后发现了中轴道路遗存若干处,包括珠市口南中轴道路砖沟、板沟、路肩,永安路东口古代道路、天桥遗址,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等。其中,珠市口南中轴道路砖砌排水沟渠遗址位于珠市口教堂南侧,展现出清代居中道路西侧砖砌沟渠的位置与形制;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位于永定门以北约400米处,展现出明代至现代不同历史阶段居中道路使用情况。
“这些道路遗存证实了中轴线南段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为申遗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张利芳说,特别是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呈现了自明代以来依次叠压的7条道路,明确了中轴线南段道路的规制和工程做法。在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珠市口南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址,这些排水设施反映了古代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水平。
挖掘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可谓一波三折,难度极大。“虽然经过前期调研和充分论证得以知晓,古代中轴道路很可能会在永定门公园中央景观大道下面,但考古就像开盲盒,我们无法知晓道路遗址的保存状况。为了提高发现中轴道路的概率,我们布设了4条探沟。”张利芳介绍,这4条探沟分别位于永定门公园南园、北园,最终,考古人员在2号探沟中探挖出了保存较好的居中道路。
本版文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