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4年09月04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如何攻克血液病难题?

武汉协和医院团队给出中国方案

    “健康大家谈”直播现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病例数超过1000万例,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中将肺栓塞作为间接死亡原因纳入疾病负担分析,进一步肯定了静脉血栓栓塞是导致死亡的一个全球性重要因素。面对发病率高、隐匿性强的静脉血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团队建成全国最大静脉血栓分子诊断中心,实现了分子诊断零的突破;针对世界难题——血液肿瘤,全球首创双靶点CAR-T疗法,为患者带去新的希望。

    “破解!中国人的血液病密码”8月28日,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候任主委、华中科技大学血液病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原院长胡豫,做客由武汉市卫健委、武汉市爱卫办、长江日报社联合打造的健康科普大型系列直播“健康大家谈”,为现场观众及线上网友揭秘中国人的血液病密码。

    “沉默的杀手”——静脉血栓

    心梗、脑梗、肺栓塞,是血栓引起的最致命的三大并发症,其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因其起病隐匿、反复发作、死亡率高,素有“沉默的杀手”之称。

    “什么情况下会引起静脉血栓呢?无外乎两个原因,一个内在的、一个外在的;一个获得的、一个遗传的。吸烟、肥胖、高血压等属于获得性因素,可控可矫正;而凝血、抗凝等多种因子的基因异常属于遗传性因素,因此正确精准地评估非常重要。”胡豫现场表示,为了探索出中国人静脉血栓的遗传规律,武汉协和医院团队创建了万人的静脉血栓样本库及数据库,做了长达20年的基因遗传学的相关研究,发现了国人静脉血栓的3种常见基因变异,并且首创静脉血栓分子诊断体系,对全国22150名患者提供基因分析,为6646名患者明确分子诊断,帮助临床上实现了分子诊断零的突破。

    “分子诊断,第一个是可以精确地评价一个人的血栓风险;第二个它决定了临床治疗疗程的长短;第三个还能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凝剂。”胡豫表示,静脉血栓防治体现了精准医学在诊断中的作用,应大力推广遗传学筛查。

    国际首创双靶点CAR-T疗法

    破解血液病难题

    白血病、骨髓瘤等血液病的传统疗法通常为化疗与放疗,接受治疗的患者往往非常痛苦,因为无论化疗还是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害正常细胞。2015年,一个革命性的技术出现——CAR-T细胞免疫疗法,这种疗法能够对肿瘤细胞进行精准识别和打击。武汉协和医院率先成立专门的临床研究中心,近6年来完成了近600例的CAR-T细胞治疗,总体的缓解率达到90%。

    “作为革命性的新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令人头痛的是容易复发,大约一半的病人会在一年复发,只有一少部分病人可能长期存活。”如何攻克这个难题?武汉协和医院团队也给出了中国答案——国际首创双靶点CAR-T治疗,在治疗男子多发性骨髓瘤上面展示了杰出的疗效。

    “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进步,将来CAR-T治疗能克服它的缺点和不足,发挥它的优势,在肿瘤疾病治疗里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胡豫提出要不断地创新,用技术来破解血液病中的各种难题,以惠及更多的疾病患者。

    邓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