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秦始皇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9月8日,“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幕,通过230件(组)文物精品全方位、多角度呈现秦始皇陵的面貌、内涵和价值。
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陈列展览部副主任叶晔介绍,展览以秦始皇陵考古发掘成果为基础,分为秦始皇帝、骊山为陵、宫观百官、地下军团、皇家苑囿、宫廷娱乐等八个单元,展示了秦始皇陵的总体布局、礼制建筑、陪葬坑、陪葬墓及出土文物等,以及这些遗址和文物所反映出来的秦代政治、经济、军事、艺术、社会生产、娱乐生活、精神思想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秦始皇陵外城东门遗址、陵寝建筑遗址、飤官遗址以及陵西一号陪葬墓出土文物,都是首次在展览中与观众见面。”叶晔说。
展览通过大型沙盘、考古模型、数字交互、现场连线等多种展示手段,将历史语境、遗址场景带入展览现场,让文物说话,让遗址“活”起来,提升参观体验感。
“秦始皇帝”以讲述秦之崛起和始皇帝的一生,拉开了展览序章;“骊山为陵”展示了秦始皇帝陵“若都邑”“皇权至高无上”的设计原则和“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礼制;“宫观百官”通过文献和考古勘探、发掘资料的相互论证,对秦始皇帝陵园中象征中央官署、宫室建筑等的遗址和出土物进行阐释和展示;“地下军团”是展览的视觉高峰,展示了象征驻守在京城外的军队秦兵马俑,以及其背后蕴含的历史信息;“皇家苑囿”展示了象征天子生前京城苑囿的珍禽异兽、宫廷厩苑、禽苑等,是地上苑囿被模拟于地下的真实写照;“宫廷娱乐”书写了华丽又新颖的秦宫廷娱乐生活,展示了中国古代宫廷娱乐文化的丰富性与独特性;“侍奉如常”展示了秦始皇帝陵的“祔葬”与“陪葬”,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由“血缘”到“地缘”的真实写照;“幽宫紫台”“想象”与“科学”并俱,通过对“文献”中记载的联想和科学数据的论证,与观众一起想象秦始皇陵地宫的雄姿,描摹其中的日月星辰、江河大海和广袤大地。
秦始皇陵园为了解秦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思想提供了重要物证。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揭开了秦始皇陵系统考古工作的新篇章。经过50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了解了秦始皇陵园的形制、结构与布局,基本摸清了秦始皇陵区的遗存分布。
文/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报道
图/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