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用自己的干细胞“救自己”

59岁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重获新生

    武汉晚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刘姗姗)“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11月13日上午,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血液科病房内传来欢快的生日祝福歌声,医护人员为一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庆生会,一起庆祝他59岁生日,也祝福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重获新生。

    今年4月,家住湖北荆门的陈先生出现不明原因的腰痛,短暂休息后疼痛仍无法缓解,在当地医院就诊后,不排除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为寻求更明确的诊断,他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通过进一步完善血液检查、骨髓穿刺等,陈先生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经过全面评估病情,并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血液科专家团队迅速制定了治疗方案,采用以新药为基础的化疗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帮助患者重建造血功能。

    经过前期的准备,今年8月,陈先生在该院南京路院区血液科成功采集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在移植前,护士耐心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10月22日,陈先生顺利进入无菌层流病房,开始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预处理治疗,以清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6天后,医护人员将前期冷冻保存好的自体干细胞成功回输到陈先生体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陈先生平稳度过了骨髓抑制期,回输进体内的干细胞就像种子一样发芽生长,中性粒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也渐渐长起来。移植后第11天粒细胞植活,第15天血小板顺利植活。如今,陈先生的血常规已基本恢复正常,即将出院。

    护士们得知出院前一天正值陈先生59岁生日,这也是他移植成功后的第一个生日,于是科室悄悄为他准备了一个生日惊喜。11月13日上午,血液科医护人员唱着生日快乐歌,推着生日蛋糕,手捧着鲜花走到陈先生床前,并送上生日祝福,祝贺他重获新生。陈先生有点意外,但更多的是感动,他脸上洋溢着笑容,向医护人员送上锦旗表达感谢:“谢谢你们,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

    该院血液科主任王红祥介绍,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是血液系统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它能在骨髓中迅速增殖,破坏正常的造血功能,引起骨痛、骨折、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严重症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造血干细胞来源于患者自身,不会产生排斥反应,并发症少。

    专家提醒,中老年人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骨痛、骨折、贫血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