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罗兰 姚旭)1月9日,市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做客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在访谈中,张玉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速迈向数字经济一线城市”建言献策。他表示,“元医院”将成为未来医疗发展的重要形态,建议我市超前布局“元医院”未来医疗生态,为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患者就医体验感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张玉表示,“元医院”是重塑医疗服务模式、打造健康产业聚能生态的战略路径。他说,“元医院”可通过运用多种数字技术,构建出能与实体医院融通的虚拟空间,让患者借助设备进入其中,开展虚实融合的医疗活动。
“可支持样本量大、疾病谱广、数据库全的高水平医疗机构,以智慧医院建设为载体,加快开发‘元医院’应用场景。”张玉说,以场景为牵引,抢先布局“元诊室”“元急诊”建设。他描述这样的未来场景:打造多模态融合“元诊室”,让患者通过可穿戴设备进入虚拟诊疗空间,健康档案同步映射。同时,医生通过AI助手、AR技术等,实现连接互动,完成疾病筛查和诊断、远程康复和随访等,实现沉浸式“云端”就诊。他说,可构建多端联动“元急诊”,当可穿戴设备监测到患者紧急健康状况时,自动触发警报,虚拟急诊平台即刻激活,调动最近急救资源,第一时间接入远程医疗专家,针对可穿戴设备传输的患者关键生理数据,让院前急救再快一步,赢得“黄金抢救时间”。
张玉表示,可穿戴设备是“元医院”的数据采集终端和医患交互接口,也是健康产业的下一个风口,建议武汉市将可穿戴医疗设备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引导和支持可穿戴医疗设备的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助力“元医院”布局发展。
张玉说,信息技术和强大算力是构建“元医院”的“地基”。他建议借鉴上海经验,搭建高层次供需对接平台,引导高水平医院和创新型企业“双向奔赴”;通过设立应用先导区、出台专项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举措,吸引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元宇宙相关技术企业和人才聚集,构建以“元医院”为核心的“生态聚能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