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介绍,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公众心理压力增加,心理问题也会增多。
国家卫生健康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公众心理健康。
一是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早在2016年,该委就联合22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对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作出了系统部署。从2018年起,该委等10部门联合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在试点地区探索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
二是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加强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建设,持续推进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强化医疗卫生系统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三是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推进。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作为15个专项行动之一,专门对心理健康工作作出部署,并指导地方持续推进。
四是加大科普宣教工作力度。国家卫健委组建国家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吸纳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领域专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科普,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
邢若齐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在医政司新设置了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处,加强专业规划协调指导的职能,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发挥专业作用,为公众提供方便可及、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一是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综合医院及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开设心理咨询门诊,设立面向公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进一步扩大心理健康服务供给。
二是开展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初筛和干预能力,来推动广大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更多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三是遴选国家、省市级的专家组建巡讲团队,走进单位、走进学校、走进企业来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等。同时,针对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新型就业人群等重点群体,组建科普专家团队,通过撰写科普文章、拍摄科普视频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
四是加强心理援助热线的建设。今年国家卫健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已将“12356”作为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短号码。公众想咨询心理健康知识或者有心理困扰、情绪问题可以拨打“12356”,有专业的热线咨询员提供公益服务。同时,随着知晓率的提高,国家卫健委也要求各地根据接听量的情况,采取扩容保障服务措施,提高接通能力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