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国新办就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有关举措举行发布会

落实养老改革“任务单”让“养老”变成“享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9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有关举措。

    【发布】

    针对深层次矛盾问题

    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意见》针对制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提出了系列改革创新举措。

    一是针对养老服务网络不够健全的问题,提出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形成县(区)综合服务、乡镇(街道)区域联动、村(社区)就近就便的服务支持体系,促进养老服务网络更加系统完善。

    二是针对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不够协调连续问题,提出巩固居家养老基础、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优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促进医养结合,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强和改进综合监管等改革举措,推动形成贯通协调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

    三是针对养老服务发展机制不够完善,政府、市场、社会职责定位不够清晰等问题,提出发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政府主导作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养老服务社会参与作用,打造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有爱家庭协同发力的发展机制。

    四是针对养老服务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在设施布局、财政支持、人才队伍、养老金融、科技应用等方面提出更具体的措施,形成有利于养老服务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归纳起来说,就是打通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协同三方面的养老服务机制,保障五个方面的养老服务要素,推动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发展培育银发经济

    四方面举措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

    去年初,国务院对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作出专门部署,这次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深化。一年以来,在各方协同推动下,发展培育银发经济,主要有四个方面进展:

    一是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着力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和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做好老年人社区助餐等老年人急需的民生实事。推动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便利化、细致化,便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的出行,支持多层居民楼加装电梯,打造适老化城市公交线路。

    二是锚定老年友好潜力产业,强化老年用品创新,扩大为老服务供给,推动科技赋能,着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发布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出台金融支持养老产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服务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应用。

    三是培育壮大市场规模,培育各类经营主体,树立标准品牌,拓展消费渠道,着力增加优质产品服务供给。支持各类企业建设示范性普惠养老机构,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利用进博会、消博会等平台,组织开展银发经济宣传推介活动。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财政金融支持,规划建设养老设施,着力改善服务,让老年人住得舒服、住得安心。支持高等院校、技工院校设置银发经济相关专业,培养更多的愿意为老年人服务的人才。

    【相关】

    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有了“任务书”“路线图”

    《意见》“目标”明确——

    到2029年,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到2035年,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意见》“路径”清晰——

    从完善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站点,到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从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到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提出了十余条“实打实”的举措,彰显前瞻性、系统性、总体性。

    可以说,有了这份意见,推动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就有了明确的“任务书”“路线图”。

    意见新在何处?

    意见首次清晰回答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什么——

    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意见首次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县级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发挥示范指导等作用,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发挥枢纽作用,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站点发挥贴近老年人优势,整个县(区)范围养老设施连点成网,服务更加便捷可及。

    意见首次提出养老机构分类改革——

    意见首次明确将养老机构划分为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推动形成兜底有保障、刚需有服务、普惠有供给、市场有选择的服务格局。

    意见如何落实?

    意见明确了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中政府、市场、社会三类主体的职责定位——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强化对养老服务的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监督管理,扩大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服务供给。

    市场要发挥配置资源作用,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按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完善社会化运营机制和扶持政策落实评价机制,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社会要发挥参与作用,强化社会互助共济功能,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统筹协调,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参与的社会支持养老服务格局。

    伴随着这份意见的落实,将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撑起更多“幸福伞”。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