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2月07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票房登顶 继续攀登

“哪吒”背后的票房密码

    “感动”“骄傲”“给我冲”“势不可挡”……无数影迷在看《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后,都激动地在社交网络为电影预测了一路长虹的走势,从大年初一上映那天开始,《哪吒2》就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刷新多项纪录。2月6日中午,《哪吒2》的票房(含预售)超越《长津湖》的57.75亿元,正式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13时28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晒出“全家福海报”,配文“永远敬畏,唯有感谢。山高路远,一起攀登!”确实,对于“哪吒”而言,攀登之路还在继续,专业测评机构对它的最终票房预测,几乎每天都在上涨……这部以最纯粹的“好看”为支点的影片,撬动了中国电影的新高度。

    春节档的“黄金战场”与市场复苏

    春节前夕,为巩固和增强电影产业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促进电影消费,国家电影局启动“跨年贺岁  喜迎新春——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各家支持单位合计投入不少于6亿元观影消费补贴。而春节档超出预期的亮眼成绩,也令行业信心倍增。据统计,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电影票房达95.1亿元,观影人次为1.87亿,创造了新的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

    作为全年竞争最激烈的档期,《哪吒2》凭借“合家欢”属性与国民IP优势,精准锁定家庭观影需求,首日排片占比超48%,票房占比一度高达78.6%。相较于暑期档依赖长线口碑发酵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春节档的集中爆发力为续作提供了天然流量池。

    这个春节档,同时有六部“大片”上映,除了《唐探1900》拿下20多亿元的市场份额,其他电影较为乏力的表现,也是《哪吒2》踏上风火轮一路狂奔的重要原因。

    新国潮催生的文化沃土

    从2015年《大圣归来》的9.56亿元,到2019年《魔童降世》的50.35亿元,再到如今《哪吒2》的持续爆发,中国动画电影不到10年时间完成了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

    传统文化是个蓝海,2022年,“哪吒”的出品方光线传媒着手打造“中国神话宇宙”项目,梳理了中国有史以来神话人物传说故事和文化作品,将以动画电影方式重新构造一个中国神话史。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称该体系全面开放需要二三十年,会动用全行业的资源和力量。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感叹:“国漫正在构建自己的漫威宇宙,但根基是五千年文明基因。”

    《哪吒2》制作周期长达5年半,集结超4000名动画人才,特效场景如“万妖大战”被业内称为“不计成本的快感”。影片延续前作“东方美学+现代叙事”风格,画面精细度与动作设计再攀高峰,水墨丹青与赛博朋克的碰撞,将传统神话的意境之美与现代科技的精密算法的结合推向极致。

    导演审美与观众情绪的共振

    哪吒的导演饺子被评价为“最懂观众喜好的创作者之一”。他擅长将传统神话解构为现代成长故事,赋予哪吒“反抗命运”的普世共鸣。北京动画人老陈说:“观众沉浸于角色命运,欢笑与落泪皆由导演精准操控。”

    而哪吒这个形象本身,也是中国的国民IP,他的形象历经千年演变,从《封神演义》里的剔骨还父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79年登峰造极的《哪吒闹海》,始终在集体记忆中游走。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观众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和共鸣。

    《哪吒2》本质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导演团队在路演中透露,剧本历经67稿修改,核心始终围绕“代际和解”——这一主题在当代中国的家庭场域中激起了核爆级共鸣。

    灯塔数据库显示,《哪吒2》多人结伴观影比例超三成,明显高于其他影片,有大量家长带着孩子共同观影,可谓老少皆宜。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透露,数据显示,《哪吒2》的观众中,30~39岁、中低频观众占比非常突出,“有大量曾经是电影市场主力的观影人群再次回到电影院,这些观众被影片出众的口碑所‘召回’”。

    《哪吒2》的票房神话,是中国电影工业成熟与观众审美升级的缩影。它证明了好故事、硬技术、强情绪的结合足以打破类型桎梏,但也警示行业:成功难以复制,唯有持续创新才能让动画电影真正“上桌”。正如导演饺子所言:“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能做的只有敬畏创作。”

    记者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