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哪吒2》中的“哪吒”“无量仙翁”

武汉这家博物馆都有

    清代粉彩《白蛇传》故事凤耳大地瓶,瓶颈处可见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哪吒”形象的神将。

    记者万建辉 摄

    清代粉彩《白蛇传》故事凤耳大地瓶。

    武汉博物馆馆藏明代牙雕寿星立雕,高额长髯,座下镂空雕有鹤、鹿。

    记者万建辉 摄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展出的觚。

    记者万建辉 摄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中,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址出土的虎耳虎形扁足青铜鼎。

    记者万建辉 摄

    武汉博物馆馆藏唐代龙纹玉佩。

    记者万建辉 摄

    《哪吒2》中出现的天元鼎。

    资料图

    武汉晚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屈征)截至2月17日晚,《哪吒2》累计票房超121.23亿元,超《侏罗纪世界》票房成绩,跻身全球票房榜前9。随着《哪吒2》的持续爆红,细心的观众注意到武汉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竟有“哪吒”“无量仙翁”和龙族中的“龙”等形象,敖丙用过的法器、将众妖炼成丹的天元鼎、哪吒生辰宴上出现的觚与铙,在武汉多家博物馆都有相应文物,且相似度极高。

    清代哪吒穿越到《白蛇传》中降妖

    滔滔江水上,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神将,与木舟上手持兵刃的白娘子和小青作战……2月17日下午,记者在武汉博物馆一楼古代瓷器展厅,见到清代粉彩《白蛇传》故事凤耳大地瓶,瓶上粉彩纹饰绘有“断桥邂逅”“同船共渡”“水漫金山”“仕林祭塔”等《白蛇传》故事中的重要场景。其中位于瓶颈处的水漫金山粉彩画面中法海高坐金山寺门前,将许仙拦于身后,左右各有守护将士;寺外是白素贞将长江水倒灌引发洪水,与小青踏舟而行,与一名神将决斗。这名神将是法海求来的天兵天将中的一员,形象酷似哪吒。

    武汉博物馆信息部助理馆员陈声宇告诉记者,这件粉彩《白蛇传》故事凤耳大地瓶,烧制于清代道光年间,绘画上借鉴乾隆时期的设色技法,用色讲究,蓝黄红绿褐等彩料浓淡分明,鲜艳优雅,画工精湛,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描绘生动,栩栩如生。《白蛇传》的传说有诸多版本,明末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其主要情节故事和后世流传大抵相同,唯白蛇形象还不甚丰满,亦无“水漫金山”等内容。从这件粉彩瓷可知,其故事的最后成型和流传,特别是白素贞和许仙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至迟在道光时期已经深入民间并广泛传播,并成为瓷器艺术装饰题材之一。而哪吒进入《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情节,表明进入清代,哪吒形象深入民间,为人们喜闻乐见,本和哪吒没有关联的《白蛇传》故事,创作者硬是把哪吒也请了进来,参与推动故事发展。 

    在武汉博物馆另一个展厅,有一件明代牙雕寿星立雕,山石之上盘坐着一位寿星,高额长髯,手持书卷,神态安详。山石之下镂空雕有鹤、鹿、灵芝等。整件作品线条简洁,刀法圆润,酷似《哪吒2》中的反派角色“无量仙翁”。电影中高额长髯的“无量仙翁”,玉虚宫捕妖队中的鹤童、鹿童,这些元素在这件明代寿星牙雕上都能看到。

    记者了解到,《哪吒2》中,“无量仙翁”以鹤发童颜之姿翩然登场,他面色红润,慈眉善目,最标志性的就是那高高隆起的额头,就像一个饱满的寿桃,看着就透着一股福气和长寿的意味。“无量仙翁”的角色设定复杂,影片成功地将“无量仙翁”塑造成相貌与心性本质相矛盾的反派人物,证明中国神话在新时代的自我更新与活力。其形象是《封神演义》中“南极仙翁”(道教里的寿星)与“燃灯道人”的融合,是创作者对中国神话体系的一次深度解构与重构,暗合了当代神话叙事的创新需求,更折射出中国古典神话人物在漫长流传过程中的自我进化。    

    “无量仙翁”的重量级法器天元鼎,原型是商代青铜鼎    

    “无量仙翁”的重量级法器天元鼎,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馆中可以找到原型文物。2月16日下午,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举行策展人导览活动。记者随策展人、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考古研究部副主任李琪,在特展中看到一件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址出土的虎耳虎形扁足青铜鼎,斜折沿,方唇,口沿之上立双耳,耳上各卧一虎。它浅圆腹,虎形扁足,扁足呈变体虎形,凸圆目,张口,露出三角形利齿。《哪吒2》中出现的天元鼎,整体造型借鉴了商周时期青铜鼎的扁球形腹和柱足设计,纹饰则融入了常见的饕餮纹和云雷纹,与眼前这件虎耳虎形扁足青铜鼎高度相似。

    《哪吒2》中,李靖夫妇为哪吒举办三岁生辰宴会,出现了诸多商代典型器物,如宾客使用的觚与奏乐响亮的铙,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商代宴饮文化场景。觚是一种常见的饮酒器具,通常长身侈口,细长颈、腹部较窄,口、底部为喇叭状。这种造型不仅美观,还便于手持和倾倒酒液。盘龙城遗址博物馆“江汉泱泱  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及特展“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中,有多件觚在展出。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流行于商代晚期,形状类似铃,开口较大,配备有中空的短柄以便于安装把手,“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就有铙展出。

    观众对《哪吒2》龙族的各种“龙”的形象记忆犹新。在武汉博物馆,有一件“龙宫宝藏”——唐代龙纹玉佩,其龙的形象与片中龙族诸“龙”相像。这枚龙纹玉佩绛白玉料,龙形昂首盘身,体态丰腴华美,遍体细密均匀鳞纹,仿佛身披龙族最坚不可摧的“万龙甲”,充满力量和威严。

    另外,武汉博物馆馆藏的清雍正青花海水白釉龙纹胆瓶,与《哪吒2》中敖丙的法器神似。这件胆瓶瓶身上,游龙施以白釉,与青花地形成鲜明对比,并以贴塑工艺附于瓶身,立体感尤强。在以小口细颈的上部和垂珠滴露的下部相契合的胆瓶形态上,配以游龙与大海的图案,将器物的形态与图案贴合得恰到好处,增添了海浪滔天、游龙翻腾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