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蔡甸区蔡甸街道跃进社区

1500余名“红马甲”让居民心里踏实

    跃进社区志愿者向居民普及应急救灾知识。

    跃进社区志愿者为辖区居民义剪。

    跃进社区志愿者走进校园为小学生讲解健康知识。

    蔡甸区蔡甸街道跃进社区成立于1998年,居民户数超5000户,83个小区中仅3个有物业,独居、高龄老人占常住人口多数。然而,这里没有因“老旧”而褪色,反而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与精准服务,成为居民心中“家门口的明星社区”。

    走进跃进社区,总能见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忙碌的身影。70岁的余明爽是社区里出了名的“修理达人”,谁家的小家电坏了、桌椅松动了,只要在微信群里喊一声,他立马带着工具包上门。“退休后能帮邻居们修点东西,心里特别踏实。”余明爽笑着指了指手机里保存的80多条维修记录。像他这样的志愿者,社区里还有1500余名。他们中有党员、楼栋长、网格员,也有普通居民,组成了应急救护队、健康服务队等多支队伍,将服务从社区延伸到楼栋、送进家门。

    “时间银行”是跃进社区志愿服务的一大亮点。志愿者简萍坚持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义务修脚,一干就是五年。她的服务时长被存入“银行”,未来可以兑换养老服务或生活用品。居民邓芳和同伴们每周定期为独居老人理发、打扫房间,退休干部张阿姨则利用医护经验为居民量血压、做健康指导。

    在跃进社区,青少年活动空间每年暑假开设防溺水课堂,孩子们跟着志愿者学习急救技能;老年学校里,应急救护培训课场场爆满,许多老人第一次学会了使用AED设备;居家养老中心配备了血压仪、血糖仪,居民遛弯时就能顺路检查身体;心理咨询室里,社区妇联的志愿者耐心倾听居民的心事,化解了不少家庭矛盾。

    社区的变化离不开资源的“巧整合”。辖区学校、企业、社会组织被纳入红十字服务体系,形成“阵地+资源”双轮驱动。社区与医院合作开展义诊,医生定期上门为卧床老人问诊;联合法律机构提供免费咨询,帮助居民解决房产纠纷、赡养难题。

    如今的跃进社区,荣誉墙上挂满了“武汉市五星级志愿服务组织”“文明社区”等牌匾。清晨,志愿者在楼栋里巡查安全隐患;午后,老人们聚在红十字书屋读书看报;傍晚,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急救知识游戏……点滴细节汇聚成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 社区居民说

    独居老人罗会云:志愿者常来帮我量血压、打扫屋子,就像自家孩子一样贴心。

    居民余利华:“时间银行”让更多居民主动参与志愿服务,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

    居民曹翠云:住在这里,心里特别踏实。因为你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有一群“红马甲”在身后。

    文/程艳 通讯员殷立霞 张冲 实习生程稣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