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达邮轮昨日对外公布,旗下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顺利完成坞内起浮,标志着邮轮项目整体进度已完成超过70%,从结构和舾装建造的“上半场”全面转入内装和系统完工调试阶段。
爱达·花城号邮轮拥有2130间舱房,新增多种套房房型,同时焕新升级餐饮及购物空间,力求更好地贴合中国宾客在住宿、餐饮及购物上的喜好。创新打造以花城为灵感、以“花卉”为设计主线的开放式多功能社交空间——海上街心花园。爱达·花城号计划于2026年底完成交付并在广州南沙开启国际航线。
圆满完成“期中考”
14万吨庞然大物浮起
从昨天凌晨1时起,经过6小时的坞内注水和吃水实时观测,总吨位超过14万吨的庞然大物缓缓浮起。
起浮是指在邮轮建造过程中,将完成主体结构建造的邮轮从船坞转移到水中,使其依靠自身浮力漂浮的过程。这是邮轮建造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随后,工作人员对邮轮进行了全船残余应力释放、测定重量重心等一系列关键工艺要素和技术指标的检验,进一步系统验证了国产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堪称一场“期中考”。
中船集团外高桥造船国产大型邮轮项目现场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刚介绍,整个二号邮轮的起浮过程非常顺利,各项指标也都在预计范围之内。结构总装包括管线、电缆,这些安装工作进入尾声,转入到后期的系统调试以及内装工程的全面开始,转到一个新阶段。
从入坞总装搭载到实现首次起浮,爱达·花城号较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用时缩短了1个月;由于全船已经完成了更多项目的安装,整船起浮重量也增加了3654吨,建造效率和起浮完整性对比首制船有了大幅提升。
外形更为修长优美
最大套房面积大了一倍
爱达·花城号相较于首制船爱达·魔都号在船型尺度、房舱布局、系统配置和规范标准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总吨位增加0.64万吨达14.19万吨,总长增加17.4米达341米,外形更为修长优美;公共区域和户外活动休闲区域面积也较首制船分别增加了735平方米和1913平方米,达到25599平方米和14272平方米;邮轮中庭面积扩大一倍,内饰融合新艺术风格、海上丝绸之路及岭南文化元素,呈现自然秀美的空间布局。
在爱达·花城号的设计建造中,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设计与建造项目管理任务。中船邮轮研究开发部主任助理、总体组组长贺明鸣介绍说,基于爱达·魔都号乘客体验和运营反馈的数据,设计团队对爱达·花城号中庭、商店、水上乐园等区域进行了结构及体验上的优化。
比如,巴伐利亚套房的面积增加47%,最大套房面积相比扩大了一倍,房间体感更舒展;商店面积增加至1524平方米,位置集中至中庭区域,更好满足乘客一站式购物需求;水上乐园面积扩大近50%,并增设小型观光环形梯,方便乘客拍照打卡;增设一间啤酒餐厅,海上“啤酒精酿”一次性喝个够……除此之外,更有光影互动、VR体验等富含科技创新感的项目上新。
“链”动海上黄金产业
2026年5月出海试航
邮轮产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邮轮设计建造能为船舶修造、母港建设、零售、金融等相关产业链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外高桥造船积极培育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供应链体系,推动建设本土邮轮配套产业集群。
按计划,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将在2026年5月出海试航,计划2026年年底交付。
专家告诉记者,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在交付前还要通过10.8万项的全船检验。与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不同的是,第二艘的监造团队也从外国团队换成了中国本土团队。
中船邮轮爱达·花城号项目监造组副经理牛志春介绍,现场监造组覆盖了船体、轮机、电器、油漆等一共7个专业的所有工作。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确保设计的要求落实到实船上,同时要保证建造的进度满足船东的要求。目前完成了31000多项,设计图纸审核完成了97%。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民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