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6月20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老旧小区路平了灯亮了车有位了

    鹏海家园小区更新共建夜话会。

    鹏海家园议事会。

    社区书记和居民骨干共商小区更新事宜。

    东西湖区将军路街道将花社区党委书记 代蕊   

    【案例背景】

    小区路面

    坑洼似“棋盘”

    将花社区鹏海家园小区已建成20余年,小区路面坑洼似“棋盘”、管道老化污水横流、消防通道被占成“肠梗阻”、停车位争夺堪比“抢车位大战”。2024年,社区党委以“流动的红书包”党建品牌为引领,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将“红”的志愿底色与“书包”的服务内涵深度融合,背起居民需求清单,推动鹏海家园从“老破旧”迈向“幸福家”。

    【治理办法】

    “红书包”

    解锁共治密码

    从“政府推着改”到“居民主动谋”

    改造初期,社区党委便组建了一支由20名党员骨干组成的“红色管家”队伍,他们背着装满政策文件的“红书包”,敲开500余户居民的家门,逐户宣讲改造规划、倾听诉求,累计收集增设停车位、修复污水管道等建议120余条。

    如何让居民从“旁观者”变“规划师”?社区创新搭建“居民夜话会”“四方联席会”等议事平台,组织街道、职能部门、施工单位与居民代表面对面协商。一场场讨论中,居民提出的“硬化路面”“安装电动车棚”等20余条建议被纳入改造方案,最终敲定13项重点工程,涵盖排水设施升级、公共空间优化等民生痛点。“以前觉得改造是政府的事,现在我们是主角!”居民黄爹爹感慨道。

    从“单打独斗”到“多方合力”

    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和空间是两大难题。将花社区以“红书包”为纽带,撬动“社区合伙人”资源:一方面,发动居民筹集房屋维修基金180万元,解决外墙脱落、渗水等“顽疾”。另一方面,联合园林绿化公司为小区移栽、修剪树枝;城管、物业开展专项整治,清理房前屋后私搭乱建,腾出改造空间。此外,社区积极链接外部资源——争取区城管执法局支持,将小区门前800米道路将军北路提档升级为省级示范背街小巷;协调街道卫生院开放55个临时停车位,缓解施工期居民停车难题。

    “改造不是‘闭门造车’,必须让社会力量参与进来。”通过引入专业施工团队,对接物业企业捐赠资金1万元,改造效率大幅提升。短短数月,鹏海家园新增停车位55个、非机动车棚3处,修复路面2430平方米,25盏路灯照亮居民回家路,“路平、灯亮、车有位”成为现实。

    从“短期改造”到“长效治理”

    硬件焕新易,治理升级难。将花社区在改造中同步植入“红书包”长效治理机制。一方面,组建13名楼栋长队伍,制定《小区管理公约》,通过民情恳谈会、网格微信群等方式,推动居民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管理”;另一方面,抓实“红色共享空间”,打造家门口的“协商议事角”,推动“红色管家”转型日常巡查与服务,维系治理“红色纽带”。

    如今的鹏海家园,党建与治理深度融合:物业规范了公共收益透明化管理,“红色管家”常态化巡查解决邻里纠纷,志愿者定期组织文化活动……“过去小区脏乱差,邻里为小事吵架是常事。现在环境美了,大家心气也顺了!”居民杨阿姨笑着说。

    【成效与启示】

    老旧小区

    “改”出幸福新答卷

    将花社区通过“流动的红书包”实现两大跃升:居民参与率从不足30%提升至85%,化解施工矛盾100余起,满意度超95%;新增自治队伍、“红色议事厅”等长效机制,推动管理从“杂乱无章”到“规范有序”。

    一个“红书包”,背起的是民心,装载的是信任。将花社区以党建品牌凝聚治理合力,让老旧小区焕新的不仅是楼宇街道,更是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生活。

    通讯员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