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邮票中的世界名画”为独特视角的展览“邮票中的世界名画——未寄出的光与信:莫奈、梵高(凡·高)与印象派大师的纸上交响”22日在REMIXX(上海)国际艺术中心举行,吸引了众多集邮和艺术爱好者。
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鲁本斯的《鲁本斯自画像》、高更的《你何时嫁人》……在这里,邮票不再只是邮寄的凭证,而成为打开艺术世界的一把“钥匙”。展览通过以印象派大师们的名画为蓝本设计的邮票等,生动展现艺术家们对光影的极致追求、对情感的细腻表达以及与时代的深刻对话。策展人以莫奈、凡·高两位大师为线索,串联起整个印象派群体的创作历程,结合手稿将艺术与生活、经典与当下完美交融。
据悉,此次展览展出的邮票,均为集邮家李洪源四十余年的珍藏精品。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魅力、增长知识是集邮带给人们的最大乐趣。对此,李洪源说,集邮可以融合文学与艺术等不同门类的知识,给人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的很多知识都来自集邮。”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六届副会长李近朱说,近年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子邮件、社交软件不断出现并迭代,邮票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少。时代发展至今,邮票成为一种艺术品。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人们业余生活进一步多元化,兴趣爱好更为广泛。李近朱直言:“邮票可能会消失,集邮不会消失。”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在李近朱看来,除了文化功能,邮票还有文物功能,即:见证历史且不可复制。
据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