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6月26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怡家人一起议”

居民议事协商为电动自行车“安家”

    海景花园小区新建的电动自行车停车棚。

    社区居民聚在一起议事。

    东西湖区吴家山街道怡景社区党委书记 江蓠    

    【案例背景】

    怡景社区海景花园小区是2000年建成的老旧小区,因小区建设时未配套电动车停车位(棚),随着小区电动自行车逐渐增多,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飞线充电等问题层出不穷,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及消防安全等治理问题愈演愈烈。

    面对这一现象,社区党委高度重视,并将其列入重点治理工作。

    【治理办法】

    问需于民

    协商寻找“治理法”

    社区党委联动海景花园小区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多方协商摸排统计小区电动自行车数量和使用情况,并开展消防安全宣传。通过调研了解到小区停车难题主要在于停车空间不够、缺乏充电设施、停车管理不规范。

    了解居民需求后,通过组织召开10余场议事协商会,引导居民参与讨论解决办法,广泛吸纳意见建议,以逐家逐户上门、发放征求意见表、建立业主微信群等方式,征求居民意见200余条,最终决定新建多处停车棚,便于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

    问计于民

    开出治理“千金方”

    社区充分利用协商议事会的桥梁纽带优势,征询、收集、整理居民意见,共同决议解决停车棚怎么建、谁出钱、在哪里建等一系列问题。社区联合共建单位、海景花园小区物业、业委会、党员骨干、居民代表召开议事协商会议,让大家对小区改造“发发言”“献献计”,充分参与到“改什么、怎么改、怎么管”的小区改造全过程中来。

    最终,在多方协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方案,达成由物业出钱、居民出人、社区出力的合作模式,在小区内新增22个停车棚,并配齐智能充电设备、照明设备等设施。

    横向惠民

    扣好小区“安全锁”

    电动自行车棚建设启动前,社区召开“停车棚建设改造”议事协商会,邀请多位居民代表成立宣传小分队,对停车棚建设规划、建设周期进行宣传,打消居民顾虑,争取居民支持。施工启动后,发动网格员、楼栋长、下沉党员、物业管家等组成督办团,发挥对小区“人头熟、情况明、问题清”的优势,负责对小区车棚改造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督,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助力电动自行车棚改造项目有序快速推进。建成的电动自行车棚可容纳880辆电动自行车同时停放充电,居民通过扫码进行车辆充电,充满后可自动断电,保障了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

    纵向利民

    激活共治“动力源”

    电动自行车棚“改得好”,更要“管得好”。电动自行车棚建成后,仍有部分居民图方便继续停楼栋门口、图省钱上楼搭线充电,隐患问题仍未有效解决。社区发现这一问题后,发动“怡家人一起议”议事会继续想办法解决问题。一方面,依托社区网格调解服务队,通过张贴公告、口头劝导等方式,积极引导居民将电动自行车移入集中停车棚。另一方面,党员代表黄师傅、曹师傅还主动成立巡逻小组,加强晚间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停车和充电的巡查管理,及时制止乱停乱放和私拉乱接电线等违规行为,确保小区内的停车秩序和安全。

    持续便民

    奏响幸福“主旋律”

    社区以解决“电动自行车停放及消防安全治理”议题为起点,充分激发了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议事会制定了停车棚监管使用规则,确保居民有序停车、合理进出、安全充电;建立巡查报送机制,居民发现问题即上报议事会并及时处理,实现了停车棚的自我管理;社区、物业公司定期对停车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停车棚日常安全保障;怡景社区用“议事协商”这把“金钥匙”打开居民的幸福之门,“怡家人一起议”议事厅让居民群众有了议事空间,聊一聊国事家事小区事,不断提升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意愿及能力,共同奏响幸福曲。

    【成效与启示】

    通过这次治理,社区极大提升了群众参与协商议事的意识和能力,让小区党群服务驿站成为服务群众的“触角”,社区党委有了学习阵地、业委会有了议事厅、居民有了活动阵地,居民的幸福感倍增。

    同时,解决了“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的问题,社区按照“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无事不议”的原则,建立了“163”议事协商机制,即依托1个平台(“怡家人一起议”议事厅平台),按照“六步工作法”(征求民意、确定议题、议前调研、议事协商、成果公示、监督落实)组织开展议事协商会议,建立“网格调解+小区议事+社区协商”三级议事程序,通过“163”议事协商机制,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和矛盾纠纷,显著提升了社区的治理效能。

    通讯员祁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