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四代人接力守护

“沙家浜团”团长家书传承八十余载

    洪开林整理出的老信封。

    记者胡冬冬 摄

    武汉市新洲区道观河风景旅游区油麻岭村,洪开林家中珍藏着71封已经泛黄的家书。这些信,出自他的叔祖父和叔祖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沙家浜团”团长洪定泰和洪定泰的爱人苏琳。

    从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到和平岁月,洪定泰的母亲、哥哥、侄儿再到今年已63岁的侄孙洪开林,一家四代人接力守护,将这些家书保存了87年。

    7月2日,记者走进洪开林的家,翻阅这些信件,翻开了革命前辈一个个孝老敬亲的感人故事。

    “男不是不要家,为国难当前,应该自觉参加抗战”

    ——摘自写给母亲的第一封信

    洪定泰的故事,始于新洲油麻岭村一个贫苦农家。

    洪定泰出生于1919年,是兄弟姊妹6人中最小的一个。年幼时,他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带着他四处乞讨,艰难度日。他幼小的心灵里有了“改变命运”的想法。

    1932年,13岁的洪定泰和叔叔一起上山砍柴,一支红军队伍从山前路过,洪定泰告诉叔叔,他要去投奔红军,随即放下手上的柴火,朝着家的方向磕了三个头,起身跟上红军队伍。

    抗战爆发,洪定泰所在的红军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他随军开赴安徽前线,作战勇猛,多次负伤,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中,他转战山东、华东,历任营长、团参谋长,参加过枣庄、鲁南、孟良崮、睢杞、济南、淮海等战役。

    1949年初,洪定泰成为解放军第九兵团第二十军五十九师一七五团(即著名的“沙家浜团”)团长,率部打过长江、解放上海。1950年11月,他率部入朝作战。在长津湖战役中,他带领部队在死鹰岭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里,死守高地六天六夜,打退美军多次进攻。1951年4月27日傍晚,他在前线指挥时遭遇美机轰炸,不幸牺牲,年仅32岁。

    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月里,南征北战的洪定泰将对家人的思念,化作一封封家书,寄回油麻岭村。

    “男不是不要家,为国难当前,应该自觉参加抗战,救国由(犹)如救家,为胜利的前途,把日寇赶出国家……”这是1938年,初学识字的洪定泰写给母亲的第一封家书。

    洪老太太收到信的当晚,找到村里识字的先生读信。读过儿子的信,洪老太太恸哭不已。从此,她养成了一个习惯,保存好儿子的每一封来信,儿子写给其他家人的信,老太太也会要过来一并保存。

    经统计,洪老太太保存儿子及儿媳的来信共71封,其中,儿子的来信有36封。

    1961年,洪定泰的母亲病重。临终前,她把儿子这些珍贵的家书郑重地交给了自己的长子洪定国保管,并嘱咐洪定国一定要将这些信代代传下去。

    洪定国一生无儿无女,将这些家书视如珍宝。1985年,洪定国去世前,把家书托付给了自己的侄儿——洪定泰的侄子洪财顺。1994年,洪财顺去世,守护家书的责任落到了他的儿子洪开林肩上。洪开林将这些泛黄的信件小心保存至今。

    “我们这个家族,搬迁过多次,很多物品在搬迁的过程中丢失了,唯有这些信件,一封也不曾落下。”洪开林说。

    1994年,洪定泰唯一的儿子洪竞从杭州回到家乡。洪开林把这些信件展示给洪竞。看到父亲的手迹,洪竞当场大哭,他也希望洪开林将父亲的信保存好,作为这个家族的精神食粮。

    “等战争结束,儿子坐火车回来看您”

    ——摘自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信

    当记者小心翼翼地展开这些历经沧桑的信纸,洪定泰对家人的深情和以身报国的决心,跃然纸上。

    洪开林说,过去常听父亲提到,洪定泰非常孝顺,小时候有一次惹了母亲生气,母亲不肯吃饭,他就端着饭,跪在母亲床头,请求原谅。

    一次,部队南下挺进大别山。行军途中,洪定泰问走到哪里了,战友告诉他:“已经过了油麻岭村。”洪定泰一听,突然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原来,部队发给他一双袜子,从小贫苦的他一直舍不得穿,想着等部队经过家门口时送给母亲,结果错过了。洪定泰一直记着这件事,后来有了机会,才把这双袜子寄给母亲。

    在给母亲的最后一封家书中,洪定泰承诺:“儿子在部队很好,不要担心,等战争结束后儿子坐火车回家看您。”那是1950年,原计划回家看望母亲的洪定泰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赴朝参战。这个坐火车回家的约定,终未实现。

    1951年4月27日,洪定泰牺牲在朝鲜前线。从13岁离家到32岁牺牲,整整19年,他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他牺牲后被安葬在辽宁丹东(当时叫安东)的烈士公墓。

    洪定泰赴朝参战前,交代给妻子苏琳两件事:一是把当时只有4个月大的儿子养大成人,不能娇生惯养;二是一定要带着儿子回油麻岭老家看看母亲。

    洪定泰的儿子洪竞如今已年逾七旬,在母亲苏琳的严格教育下长大,无论是在部队当兵,还是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直至退休,洪竞都严格要求自己。洪竞告诉记者:“父亲出国作战之前交代我母亲,一定要培养好我,决不能娇生惯养。这些话一直牢记在心,无论在部队,在地方,我没给老一辈丢过脸。”

    2021年,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在油麻岭村设立道观河革命先烈事迹陈列室,洪定泰部分家书的复印件作为珍贵展品摆放在陈列室醒目位置。

    记者李亦中 郝天娇 通讯员陶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