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63岁儿子带103岁养父畅游中国

十万公里的孝心刻度感动网友

    干则亿(左)和养父干全洪(右)在外滩。

    旅途中,老人总是笑口常开。

    家人陪老人过103岁生日。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带父游,方知时光珍贵”——干则亿的旅行日记扉页上,墨迹如泪痕晕染,映照着黄浦江的粼粼波光。

    6月初,上海外滩,63岁的干则亿推着103岁的养父干全洪靠近黄浦江边,指导精神矍铄的老人拍出各种帅气照片。游人被他们的亲情感动,纷纷驻足与百岁寿星合影。

    干全洪44岁时收养了干则亿,如今干则亿带着年过百岁的养父游历山河。

    养育之恩

    1963年,干则亿出生在浙江象山县晓塘乡一个已有7个孩子的贫寒之家,3岁那年,他被送养至干全洪家中。

    出生于1923年3月的干全洪那时已经44岁,与妻子蔡妹各自承受过丧亲之痛,干则亿的到来让这个重组家庭重新亮起希望的灯,他们对干则亿倾注了超越血脉的深爱。

    17岁那年,少年干则亿怀揣闯荡世界的梦想,偷偷拿走了父母积攒的600元,只身奔赴遥远的北京。然而钱款在途中被盗,仅靠借来的13元,他狼狈地回到家中。父亲没有一句责备,反而用质朴的话语点醒他:“想闯荡没错,但做事要一步步来。”

    父亲随后带着他乘船到蟹钳港码头,挑着百余斤的鱼干,徒步穿越宁海、奉化的崎岖山路去宁波贩卖。回程时,担子换成同样沉重的日用杂货。

    汗水浸透衣衫,脚下磨出血泡,干则亿第一次如此真切地看清养父沉默脊梁所承载的生活重压,以及那份在艰辛中依然从容的云淡风轻。

    随后,干则亿一心扑在农场的事业上。1985年,新婚不久的干则亿准备建房,养父干全洪拿出6万元毕生积蓄,帮他建起了令人艳羡的三层楼房,这份毫无保留的托付烙印在干则亿心上。

    后来,干则亿离开家乡,赴上海投身建筑行业,凭着一股韧劲,他的事业从建筑行业扩展到工程机械领域,业务从上海延伸至华北。

    对干全洪的养育之恩,干则亿时刻铭记在心。即使后来知晓了自己的身世,干则亿对养父母的亲情也从未动摇半分。

    天伦之乐

    2002年,干则亿第一次带着年届八旬的养父母踏上了东南亚之旅。旅途中他蓦然惊觉,曾经如大树般庇护自己的养父养母,身躯已显单薄。一个清晰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是时候由他来撑起这把庇护之伞了。

    于是,干则亿将上海的业务交给儿子,把公司部分重心迁回宁波。为了让父母安享晚年,他特意在宁波购置了舒适的住所。然而老人却执意与他同住余姚大隐的厂区宿舍。父亲的话简单却饱含深情:“一家人在一起就好,房子好坏没关系。”

    2020年,干则亿当选晓塘新厂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无论村务多么繁忙,干则亿从未忽略对两位老人的照料。只要自己在村里,不管多晚,他必定回家陪父母吃饭。午饭后若想小憩,他常常“赖”进父亲整洁清爽的一楼卧室,执意睡在父亲脚边,他笑称这是“天伦之乐”。

    在儿子履职期间,两位老人又搬回了村里。在干则亿全心投入下,新厂村五年间焕然一新:村容整洁有序,公共文化空间生机勃勃,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节节攀升。

    2023年5月,养母蔡妹因病住院,干则亿在病床前寸步不离守护了23个日夜,但最终未能留住老人。处理完养母的后事,看着干全洪沉默寡言、时常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出神的样子,干则亿决定带干全洪前往长白山旅行散心。

    在长白山脚下,面对蜿蜒的栈道,老人拒绝了全程坐轮椅的提议,坚持在儿子和侄孙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攀登到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次长白山之旅让干则亿下定了带父亲走遍祖国万里河山的决心。

    百岁携游

    2024年春,一辆载着百岁老人的越野车驶出象山。干则亿亲手绘制的“携父游中国”路线图在方向盘前展开,10万公里孝心长征正式启程:山东曲阜孔庙,干全洪郑重整理衣冠,向至圣先师深鞠躬;西安兵马俑坑,他戴老花镜细察陶俑铠甲纹路;洛阳龙门石窟,苍老手掌轻抚卢舍那大佛脚趾直呼“古人真了不起”;鼓浪屿钢琴码头,老人随琴声轻打拍子;广州塔观景台,面对珠江夜景哼起越剧选段……

    行程设计处处镌刻孝心密码:每日车程严格控制在3小时内,每两小时停车舒展筋骨;住宿必选电梯房,床头永远备着温水和降压药;景点选择全随父愿——当老人在汕头小公园迷上潮剧表演,干则亿立即推迟返程两小时。

    今年儿童节,干则亿专程带父亲到上海迪士尼。当干全洪头戴米奇耳朵与游客合影时,雷鸣般的掌声中,有年轻父母悄悄抹泪。

    干全洪卧室墙上,各地风景照与“宁波好人”奖状并排悬挂。103岁老人常抚摸着相框里养子的笑脸,用象山方言念叨:“侬好足哉(你让我知足了)。”

    中国60岁以上老人已超2.8亿,空巢者过半。当“养老焦虑”成为时代病症,干则亿用陪伴书写答案:孝道从不是血缘的附属品,而是风雨共担的生命契约。

    车轮碾过万里山河,后视镜里映出父子依偎的身影。63岁的儿子俯身替103岁的父亲系紧鞋带,下一步旅程指向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在那里,五星红旗将见证这场超越血缘的孝心长征,为孝道迎来最庄严的注脚。 

    据《宁波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