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顶住压力 保持动力 展现活力

增长2.9%!2025年外贸半年报出炉

    新华社发

    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海洋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为全球经贸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华社发

    2025年中国外贸半年报7月14日出炉。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在复杂环境下顶住压力、保持动力、展现活力,规模稳中有增、质量优中有升,成绩实属不易。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9%,比前5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比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进入6月份,我国进出口整体、出口、进口同比全部实现增长,且增速都在回升。

    记者从海关总署了解到,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外贸保持较强韧性,实现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

    【发布】

    规模稳中有增、质量优中有升

    出口额、进口额分开来看,上半年我国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这是上半年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进口8.79万亿元,同比下降2.7%,降幅相比前5个月收窄1.1个百分点。

    进入6月份,我国进出口整体、出口、进口同比全部实现增长,且增速都在回升。

    具体来看,出口动能向优向新。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

    内需扩大带动进口趋稳。随着“两重”“两新”等政策持续发力,二季度进口转为正增长。上半年,我国石化、纺织等机械设备进口增速均达到两位数,电子元件等关键零部件较快增长,原油、金属矿砂等重要原材料的进口量增加。

    贸易主体方面,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62.8万家,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4.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54.7万家,进出口增长7.3%,占进出口总值近六成。

    贸易伙伴方面,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的51.8%,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同期,对欧盟、韩国、日本等进出口均实现增长。

    近期,日内瓦、伦敦经贸会谈取得积极进展,中美贸易有所回升。6月份进出口值回升到超过3500亿元,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总的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顶压前行,规模稳中有增、质量优中有升,成绩实属不易。”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国新办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也要看到,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增加,下半年我国外贸稳增长仍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解读】

    三个关键词揭秘中国外贸韧性

    我国的外贸韧性来自于哪里?可以从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这三个角度解释:

    总量增长——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体增速达到2.9%:前5个月增长2.5%,前4个月增长2.4%,前3个月即一季度增长1.3%。

    累计增速逐渐回升,这也说明了单月形势明显向好。特别是刚刚过去的6月份,进出口、出口、进口都实现了增长,尤其是进口,从负转正,并且直接带动二季度的进口由负数转为正增长。

    质量提升——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更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以民营企业为例,上半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2.5%,船舶、汽车、专用装备这些硬实力产品,出口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进口方向,石化、电子等高端装备也都保持良好增势。上半年我国外贸既有量的合理增长,又有质的有效提升,高质量发展货真价实。

    外资企业表现也非常亮眼。上半年我国外资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2.4%,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从外资企业的半年报,既可以看到外资共享中国市场的红利,也有力验证了中国始终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

    变量可控——

    变量可控是面对国际市场的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等相关主管部门,都有能力、有办法及时调整生产和策略,有效应对,这从实践中已经得到了验证。

    今年是我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双方的贸易往来也更加紧密。今年上半年,我国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

    这个总数核算到每一天是平均每天进出口超过150亿元,现在一天的贸易额相当于建交时一整年的外贸总值。

    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