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65年的夏天,我和比我小一岁的侄儿从老家田二河镇小学毕业后,每天和同学们约打乒乓球,有时候到附近河塘里游泳玩耍。
中秋节前夕,我堂兄从皂港供销店托人给堂嫂带口信,说区供销社按计划分配他们店130斤月饼出售给附近村民欢度中秋节,让二嫂找一个镇上的搬运工送到皂港供销店。二嫂接到口信后打听行情,得知运输费用需要一元五角。二嫂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人很精灵。她觉得肥水不应该外流,自己的儿子和小弟(我)整天无事干,想给我们一次锻炼的机会。二嫂回家后,找我和侄儿面谈,她说“你们俩人放假整天玩不行呀,想给你们找一点事干,看你们愿不愿意?”我问,“什么事呀?”二嫂将任务说明后,我和侄儿高兴地说,“可以,我们愿意干!”二嫂听我们愿意,就去给我们准备扁担和箩筐了。
二嫂走后,我心里开始犯嘀咕,一则皂港供销店有十多里路程,也从未去过,其次也怀疑自己是否有着千钧之力。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家后跟二嫂说了,她笑着跟我说,两个小男子汉,130斤月饼两个人分开挑去,我相信没问题,不然你们白吃这么多年粮食了。她这么一鼓励,我顿时有了信心。
第二天,吃完午饭,我们挑着二嫂为我们准备的扁担和箩筐,跟着二嫂到供销社糕点房,办完提货手续,然后为我们分别装好月饼,准备出发。因我比侄儿长一岁,主动提出多挑10斤。我们第一次出远门,没有经验,就按照二嫂指的路线挑着月饼出发了。
我俩一前一后,蓄满力量的我们第一肩就挑到榨屋湾,然后卸下肩上的扁担休息片刻。第二肩挑到炒米湾时,也还感到轻松。第三肩快挑到宋家河时,重物在我们的肩头压得晃晃悠悠,吱吱咛咛作响,感到疲惫的我有点泄气,不过,我看到侄儿坚实的背景,以及后背被汗水透湿的衬衫,继续朝前走,顿感信心万分。随后,我俩一鼓作气,弓身挺腰,一脚一脚地朝着目的地奔去。
我和侄儿各自挑着几十斤的月饼,衣服早已汗湿多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不时飘来一股凉风,消解了一丝疲惫,挑一段路后便休息一会儿,我俩彼此打气,遇见路人,就问一下路程方向,心中有一股信念,我们再累也要早点把货送到。
下午3点多钟,我俩将130斤月饼完好地送到了皂港供销店。堂兄看见我俩满头大汗送到的月饼,惊讶地问“我不是带信请镇上的搬运工送来吗?怎么是你们运送来的呀?辛苦了!”休息了一会儿,堂哥代表供销店分别给我们支付运输费,给了我八角,侄儿则是七角。
时光如流,往事如烟。挑运月饼往事虽已过去六十年了,但这次运送月饼的经历却成了我人生中难以复制的珍贵记忆。毕竟,这可是我人生挣到的第一桶金呀!
作者:陈新民(74岁)
青山区钢都花园街道123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