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7月21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汉阳区洲头街道洲头社区

“养老不离家”幸福场景每天上演

    洲头社区老年人集体过生日。

    洲头春天艺术团成员合唱《我的祖国》。

    网格员上门为空巢老人量血压。

    上午9时,舞蹈室传来欢声笑语;11时,书画室里师生们交流心得;下午3时,志愿者准时敲响独居老人家门……在汉阳区洲头街道洲头社区,“养老不离家”的幸福场景每天都在上演。近年来,洲头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服务精准化、活动多样化、参与社会化”为抓手,聚焦老年群体多元需求,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深耕“家门口”为老服务,绘就“老有所养”美好画卷。

    “方奶奶,今天血压有点高,记得按时吃药哦!”社区网格长刘丹和武汉炎黄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蒋艳月对照“民情资料库”,上门为空巢老人方桂萍做健康监测。刘丹将空巢、独居老人“民情资料库”信息贴上标签,分为绿(健康)、黄(半自理)、红(失能)三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除基础信息外,档案还详细记录老人的用药习惯、特长等个性化需求,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炎黄养老服务中心等提供“定制服务”。截至目前,已为23名高龄老人安装智能呼叫设备,为45户困难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为10位90岁以上老人提供助洁服务,累计解决生活难题600余件。

    在社区活动室里,悠扬的长笛声与激昂的合唱此起彼伏;书法课堂上,银发老年人凝神静气,笔走龙蛇;民族舞蹈课堂上,阿姨们手持团扇,优雅地完成一个个转身动作;乒乓球室里,运动老将正大汗淋漓地打着比赛。200余位老年居民在这里找到了学习新知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家门口的“文化充电站”正点亮他们的幸福晚年。

    社区将老人志愿者组成“小区智囊团”,为独居、困难老人提供家电维修、代买代购等服务,社区以“志愿者积分兑换”形式进行激励,目前已形成60余人的互助团队。另外,开设“老党员议事厅”,组织退休老党员参与社区治理,今年以来收集建议和意见8条,改建了小区活动室、新增了两处电动车停车棚等,大大提升了老人参与小区治理的热情。

    洲头社区党委书记向婷表示,洲头社区将持续聚焦老年人多元化需求,深化“党建+养老”服务模式,推动更多特色项目落地,让社区成为老年人安心、舒心、暖心的“家门口的幸福养老院”。

    ◎ 社区居民说

    倒口西村二院小区居民邹全华:社区的幸福养老服务太贴心啦!在家门口就能做健康监测、参加书画活动,志愿者还常来陪唠嗑,比去远地方的养老院踏实多了。跟邻居们一起跳舞、包饺子,日子热闹又有滋味,感觉社区把咱老年人的需求都放在心上了,守着熟悉的家就能过上舒心日子,这才是真正的幸福晚年呐!

    瑶琦园小区居民吴美丽: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三天两头来家里瞧瞧,陪我说话、帮着收拾屋子,头疼脑热时还能及时联系医生。我平时没事就去社区活动室跟老伙计们聊天、听健康课、看红色电影,日子过得热闹又踏实。孩子在外地打电话总问缺啥,我都跟他们说“社区啥都管,你们安心上班”。有这样的照顾,我们老人舒心,孩子在外头也能放心打拼。

    通讯员吴明卉 实习生杨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