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天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场关于社区空间利用的变革正在上演。这里,同一片场地在不同时段变换着不同功能。天汇社区通过“分时错峰”机制,让有限的社区空间如同“魔方”般灵活转动,精准满足“一老一小”多元化需求,成为武汉市首批儿童友好型示范社区。
天汇社区积极响应武汉市“美好社区先锋行动”,推出“社区主理人”招募计划,通过培育自治队伍并建立需求清单,精准对接居民诉求,尤其在党群服务中心空间认领与功能优化上交出亮眼“民生答卷”。
走进天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共享活动空间,墙上的“时空魔方”时刻表格外醒目:每周星期一、二、四上午9:00—10:30是老年学校的舞蹈课以及声乐课;周三和周五则是社区管弦乐团的排练厅;而到了寒暑假,这里则全天候作为儿童托管中心使用。日常间隙还会为各大节假日提供表演舞台以及周末的亲子课堂活动空间。这种精巧的时间安排,让同一物理空间在不同时段服务不同群体,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当专属的魔力时刻到来,社区空间便迎来另一番景象。舞蹈队的阿姨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管弦乐团的成员们认真排练着新曲目,书法协会的老人们挥毫泼墨……这些由兴趣走到一起的居民朋友自发组织的活动,构成了社区白天的文化风景线。
寒暑假的到来则让社区空间开启“儿童友好”模式。针对双职工家庭“看护难”痛点,天汇社区将多功能厅、活动室等空间整体转换为寒暑期托管中心,开设法治教育、安全实训、创意手工等课程。
分时错峰的智慧更体现在细节设计中。社区采用可移动隔断、折叠式家具等灵活配置,使空间转换高效便捷;开发线上预约系统,居民可以与网格员联系进行社区空间使用的预约。这种“科技+人文”的双重赋能,确保了“时空魔方”转动的有序与公平。
天汇社区的创新实践远不止于物理空间的灵活使用,更在于通过空间共享促进代际融合,构建“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社区生态。在这里,“一老一小”不再是割裂的服务对象,而是通过巧妙设计形成互动共生的有机整体。同时社区通过共享图书室盘活闲置书籍;设立“亲子共读角”以书香联结祖孙;搭建深度对话平台,让物业、开发商、居民能够坐下来深度对话,增加沟通的效率等。
正如天汇社区党总支书记雷敏所言:“社区治理的要义在于将群众的趣缘转化为参与治理的动力,将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天汇社区以空间为纽带,不仅解决了“一老一小”的实际需求,更重建了都市生活中的邻里情谊和社区认同。
◎社区居民说
汇龙锦苑居民范正耀:二胡班是我每天的快乐时光,感谢社区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学习和交流的空间。
天汇社区居民李梦婷:以前孩子放假无处可去,现在他们抢着来社区的“第二课堂”,我们“双职工”家长再也不用为看护问题发愁了。
通讯员刘松怡 实习生张斯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