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7月25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一张乒乓球台激活社区自治活力

    有了活动场地,居民们有了自己的乒乓球赛。

    居民围着球桌议事。

    小小乒乓球,带来满满的收获感。

    江汉区汉兴街道盛世社区党委书记 邓鸿彪

    【案例背景】

    社区活动空间不足

    晚上7时,盛世江城小区13栋架空层,乒乓球撞击台面的清脆声响与欢笑声交织。3岁的萌娃踩着垫脚凳挥拍;78岁的李爷爷一记扣杀引得满堂喝彩,20余名居民围坐在防撞墙边观战——这个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共享球馆”的空间,曾经是堆满杂物的昏暗角落。

    2019年夏天,13栋居民老张在架空层发现一张被遗弃的乒乓球台,邀来几名邻居“试手”。水泥地面坑洼不平,球总滚进黑暗角落,大家打着手电筒捡球,却乐此不疲,“乒乓球队伍从5人扩大到数十人”。

    随着队员增多,问题接踵而至:地面湿滑导致老人摔倒、球台破损影响发挥、夜间照明不足存在安全隐患。2024年初,球队代表到社区提出诉求:“能不能给咱的‘快乐老家’升个级?”

    【治理办法】

    “三方联动”

    打造全龄友好空间

    党建引领下的空间升级

    社区党委在收到居民诉求后,迅速响应,启动“三方联动”机制,提出采取“社区补一点、物业出一点、居民掏一点”的办法。多次现场调研,通过居民议事会形成决议,把13栋架空层的乒乓球场地优化升级纳入惠民资金立项项目。用社区惠民资金加装防风玻璃,铺设防滑地垫,由物业出资加装墙面防撞墙裙,球队69名居民自发捐款1.5万余元,购置乒乓球台、物品储存柜等设施。让13栋架空层原本简陋的乒乓球场地焕然一新,成为全天候、全龄友好的“共享球馆”。架空层优化升级过程全程公开,由球队代表在微信群里“云监工”,施工队“边建边改”,让居民充分体验“我的场地我做主”。

    球台上藏着“自治密码”

    场地建好了,谁来管?球队自发成立“红袖章”志愿服务队,每天早、晚两场,由2名志愿者轮班值守,维护秩序、打扫卫生、保养设施全包干。从20余人到近70人,“红袖章”成了13栋架空层最靓的“流动名片”。球友们纷纷表示,“以前各回各家,现在球场是大家共同的空间,谁舍得让它脏?”

    从“球友”到“共同体”

    球技高的带新手,爷爷带孙子,书法爱好者还把“乒乓诗”挂上墙——“打球闲聊睦邻里,拉推切磋益身心。”更妙的是,球台成了“议事桌”,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高空抛物等小区治理难题,大家边打球边商量,社区党委干脆把“居民议事会”搬进架空层,几场“球桌会议”下来,很多小区治理难题、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都有了答案。

    【成效与启示】

    小切口做实民生“大文章”

    一张球台,激活了闲置空间,更转动了社区治理的“齿轮”。“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乒乓球台虽小,却是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样本。”盛世社区负责人表示,像盛世江城小区13栋这样的改造治理方式,值得复制推广。可以此类推,因地制宜地建设更多“共享书屋”“棋艺角”等居民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场所,达到“方寸空间传温情,共建共治共享新生活”。

    通讯员熊燕妮 实习生张斯诺